王东春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每搏量变异度在老年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中预测液体治疗反应性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估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指导下的液体治疗是否能够使老年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器官灌注更好。方法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大于65岁,被随机分为SVV组(n=30)和对照组(n=30)。SVV组在每搏量变异度指导(Vigileo/FloTrac系统)下管理液体的输注,当SVV>10%时,输注3 mL/kg的胶体液使SVV低于10%。对照组行常规监测,由麻醉医生选择输液方式和种类(晶体液或胶体液)。分别比较两组术中晶体输注量和胶体输注量及总的输液量。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基础(T0),气管插管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手术开始即刻(T4),全髋置换完成(T5),手术结束(T6),拔管后(T7)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采集动脉血插管前(L0),换臼后(L1),换头后(L2)及拔管后(L3)进行血气分析,监测血浆中乳酸浓度。记录患者术中低血压事件发生的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中SVV组患者输注的晶体量(1 300 mL±264 mL和1 089 mL±232 mL;P<0.0001)和胶体量(960 mL±210 mL和756 mL±281 mL;P=0.0186)均更多,总的液体输注量也更大(2269 mL±331 mL和1 593 mL±446 mL,P<0.0001),而发生低血压的人数更少(5和12;P=0.0049)。SVV组患者在拔管后血浆乳酸值更低(1.71mmol/L±0.86 mmol/L和2.15 mmol/L±1.21 mmol/L,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中在SVV指导下的液体治疗可以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降低手术结束后血浆乳酸水平,器官灌注更好。
- 刘德胜王东春刘淑娟孙波
- 关键词:每搏量变异度髋关节置换术器官灌注
- 两种麻醉方法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和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术中循环稳定性、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眭选择择期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GA+HT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GA+HTEA组,手术前-天于T2~L间隙置人硬膜外导管,确定麻醉平面在T1-T4后诱导插管,术中吸入异氟烷和硬膜外泵人0.33%罗派卡因+1.33%利多卡因维持麻醉。GA组,常规诱导插管,术中吸人异氟烷维持麻醉。两组术中分别于进人手术室后5min、诱导后3min、插管后3min、切皮即刻、劈胸骨即刻和手术结束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及拔管即刻,拔管后6h,12h,24h的疼痛评分。结果GA+HTEA组与GA组比较术中血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但在诱导、插管和手术结束时心率明显降低;GA+HTEA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GA组;GA+HTEA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GA组。结论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相对于单纯全麻,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循环影响不明显,拔管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镇痛效果好。
- 王东春李丹张树凡董英伟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
- 呼出气NO测量设备概述
- 2017年
- 由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被认为是气道中嗜酸性炎症的敏感指示剂,FeNO的测量方法已经被应用于评估和预测患者在抗炎治疗中的反应,以及监测患者的依从性。因此,开发出了许多NO浓度测定技术。NO化学性质复杂且活泼,生物半衰期短暂(从几秒到几分钟),这些都限制了NO的研究。
- 安妲李立纲王东春李恩有
- 关键词:炎症
- 全身麻醉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气道管理被引量:11
- 2017年
- 背景全身麻醉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HERCP)中气道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尽管目前有多种通气方式可供选择,但麻醉医生对于适合方式的选择仍存在分歧。目的对目前ERCP术中应用的几种通气方式进行综述。内容在全身麻醉的ERCP术中,良好的通气是预防或缓解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关键环节。可供选择的通气方式包括鼻导管、鼻咽通气道、内镜面罩、气管内插管、喉罩、喉胃管与Pennine牙垫等。其中,鼻咽通气道易于实施,且当血氧饱和度下降时能够及时调整,而气管内插管更适合于反流误吸风险高的患者。趋向全身麻醉下ERCP术中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之前,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健康状况,在获取基本信息后,还需要进一步的问诊以指导选择。
- 朱康丽王东春刘宇武晓丽季怀禹丁丽楠李悦
- 关键词:气道管理通气方式麻醉全身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慢,陛阻塞性肺疾病及全身麻醉肺保护中应用进展
- 2018年
- 背景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测定在指导哮喘诊断及治疗方面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公认,而FeNO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FeNO与COPD及其相关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内容综述FeNO产生机制及其在COPD及相关并发症中扮演的角色,阐述FeNO监测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趋向寻求可以早期诊断COPD的方法及潜在生物标记物,预警全身麻醉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 李立纲安妲王东春李恩有
-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
- 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拔管管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为选择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苏醒期拔管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和合适药物剂量。方法选择有高血压病史,ASAⅡ~Ⅲ患者48例,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例。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在10min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134组),0.6μg/kg(D6组),0.8μg/kg(D8组),生理盐水10mL(D0组)。记录术中用药前、用药开始后,至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的SBP、DBP、HR。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出PACU时间,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处理。结果在给药前后D4、D6、D8组与D0组相比,在血压心率方面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D8组下降最明显;拔管前后,D4、D6、D8组的血压和心率的增高程度均明显低于D0组,D8组波动最小;在术后追加芬太尼和降压药用量方面,D8组明显少于其他三组;四组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出PACU时间上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结束前静脉泵入0.8μg/kg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减少拔管时引起的应激反应,为全麻苏醒期提供良好的拔管条件,且不影响苏醒时间。
- 郭力甲石景辉郭雷王东春刘德胜刘宇飞李恩有
- 关键词:高血压全麻
- eNO在肝移植手术中监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应用
- 2017年
- 目的通过监测肝移植术中呼出气一氧化氮(eNO)的变化,来研究eNO与肝移植手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09/2017-0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10例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分别于预计无肝期前10 min(T0)、预计新肝期前10 min(T1)、新肝期开始即刻(T2)、新肝期10 min(T3)、新肝期20 min(T4)、新肝期30 min(T5)、手术结束前(T6)采集患者的呼出气和动脉血,分析eNO、乳酸(Lac)。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T0-T6,eNO先上升后下降,T2与T0相比,eNO显著升高且达到最高值(20.20±5.55 vs 14.40±3.86),T5恢复至T0水平;T0-T6,Lac持续升高;eNO与Lac无相关性。结论肝移植患者进入新肝期eNO显著升高,后又逐渐下降至无肝前期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新肝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eNO可以作为一个监测肝移植手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指标。
- 王东春李萌刘德胜严海燕马鸿雁安妲郭雷李恩有
- 关键词:肝移植呼出气一氧化氮
-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胸科手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呼出气分析作为肺部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手段,由于其无创、快捷简便的优点已经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已将呼出气一氧化氮与呼出气一氧化碳作为诊断肺部炎症、氧化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标志物,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就二者在肺癌与肺移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李萌王东春李恩有
-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肺肿瘤肺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