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清
- 作品数:27 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应用QCC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 目的探讨QCC在降低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医院邀请台湾专业老师对各科室QCC活动进行全程辅导,活动时间为2013年6月-2013年12月。血液净化中心3名医生、3名护士组成一个'圈',应用QCC十大步...
- 贾艳清
- 关键词:低血压QCC
- 文献传递
-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冲击治疗狼疮性脑病1例的护理
- 目的 探讨1例狼疮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 患者,女,18岁.因“反复水肿2年半,抽搐2 d”入院.入院后结合病史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头颅核磁(MR)检查示:大脑表面及皮层下散在多发片状异常信号,符合狼疮性脑病.诊...
- 贾艳清
- 关键词: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激素冲击治疗狼疮性脑病护理
- 人工智能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 2025年
- 终末期肾病因其长期性、不可治愈性成为威胁患者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方法。动静脉血管通路是常用的透析通路类型,提高新建动静脉内瘘成熟率和长期通畅率一直是临床透析工作者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透析领域中的研究逐渐趋于成熟,借助AI技术进行动静脉内瘘管理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AI在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和进展,包括动静脉内瘘部位选择决策、手术后成熟度预测、功能监测、声学特征监测、血栓及狭窄预测及动脉瘤分级等6个方面,以期为AI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 姚石燕沈华娟董永泽贾艳清赵梦娇
- 关键词:人工智能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 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素养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素养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透析日期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观察组实施动机性访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情绪处理、实施自我照顾活动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素养总分及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干预后经济支持意愿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
- 周美玲许秀君陈燕芳贾艳清姜红芳沈华娟过湘钗
- 关键词:血液透析自我管理
-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冲击治疗狼疮性脑病1例的护理被引量:2
- 2017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SLE)是一种累及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当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称为狼疮性脑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红斑狼疮[2]。病人可发生各种精神障碍,如躁动、抽搐、幻觉、妄想等,重者出现癫痫发作。糖皮质激素通过强大的抗炎及免疫机制,降低病人体内的自身抗体水平,达到SLE的治疗目的。
- 贾艳清
- 关键词:狼疮性脑病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激素护理
- 基于信息平台的预警评估在血液透析通路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平台的预警评估在血液透析通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选取2019年4-6月在我科行血液透析的86例患者(1815例次)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评估;选取2019年7-9月上述同一批患者(1912例次)为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预警评估。比较血管通路的高危预警率以及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的正确使用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血透导管感染的高危预警率、内瘘狭窄的高危预警率、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的正确使用率分别为13.0%、10.1%、82.0%,均高于对照组,导管感染及内瘘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0.46%和0.4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平台的预警评估方案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血管通路的高危预警,并及时进行干预,从而有效减少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
- 贾艳清沈华娟蒋家翔姜红芳董永泽许秀君周美玲
- 关键词:信息平台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
- 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某三甲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根据透析时间将患者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实施动机性访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和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素养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健康素养总分由(87.34±2.85)分提高到(97.34±3.02)分,其中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3个维度的得分和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素养总分和以上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由(100.64±17.62)分提高到(115.60±16.15)分,其中躯体症状、疲劳、与他人关系3个维度的得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总分和以上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增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改善健康的意识,改变自身不良的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周美玲许秀君陈燕芳贾艳清姜红芳沈华娟
- 关键词:生活质量
- 应用QCC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 目的 探讨QCC 在降低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医院邀请台湾专业老师对各科室QCC 活动进行全程辅导,活动时间为2013 年6 月-2013 年12 月.血液净化中心3 名医生、3 名护士组成一个―圈...
- 贾艳清
- 应用QCC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 <正>目的探讨QCC在降低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医院邀请台湾专业老师对各科室QCC活动进行全程辅导,活动时间为2013年6月-2013年12月。血液净化中心3名医生、3名护士组成一个'圈',应用QCC...
- 贾艳清
- 关键词:低血压QCC
- 文献传递
- SBAR转运交接模式对血液透析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SBAR交接模式对血液透析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158例患者(共计526例次血液透析)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交班模式;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158例患者(共计526例次血液透析)为观察组。观察组使用基于SBAR交接模型设计"血液透析治疗患者SBAR交接单",采用SBAR护理交班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后护理交接班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交接班时间、护士交接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交接班质量与交接班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事件发生率、交接班时间和患者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交班模式不仅规范了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后护理书写记录,而且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可以提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前后护理交接班质量,降低因交接不清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交接班时间,从而提高医护患三方满意度。
- 沈华娟董永泽许秀君胡霄贾艳清陈惠仙
-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