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丹丹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多孔介质
  • 2篇生物炭
  • 2篇迁移
  • 1篇微小颗粒
  • 1篇饱和多孔介质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李保国
  • 2篇商建英
  • 2篇杨雯
  • 2篇郝丹丹
  • 1篇徐东昊
  • 1篇王帅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生物炭颗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与滞留被引量:11
2017年
生物炭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具有许多潜在的农业和环境效益,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炭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不仅会影响它在土壤中的归趋,还可能会影响微生物群体及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以及被吸附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实验通过柱实验研究了微米级生物炭颗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和滞留特性,主要选取了四种影响生物炭迁移的潜在因素:原材料、裂解温度、背景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实验结果显示微米级生物炭在饱和多孔介质中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但是大部分的微米级生物炭会滞留在饱和多孔介质的表面和孔隙间。生物炭的制备原材料对于生物炭的表面电势特性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了微米级生物炭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能力。热解温度越高,生物炭的表面电势越大,迁移能力越弱。随着背景溶液离子强度增加和pH值减小,微米级生物炭颗粒在多孔介质中滞留增加,迁移能力减弱。
杨雯郝丹丹徐东昊商建英李保国
关键词:生物炭多孔介质迁移
不同环境条件下微小生物炭颗粒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研究
生物炭在大田中的应用具有许多潜在的农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提高碳的固定、土壤养分,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等,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杨雯郝丹丹商建英王帅李保国
关键词:生物炭微小颗粒多孔介质迁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