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肌钙蛋白T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肌钙蛋白T(Hs-c Tn T)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某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200例,设为慢性心衰组,并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Ⅲ级、Ⅳ级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设为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心衰组和健康对照组及亚组间血清HDL-C、Hs-c Tn T水平,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DL-C、Hs-c Tn 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LVEF及HDL-C与Hs-c Tn T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明显降低,血清Hs-c Tn 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衰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HDL-C、Hs-c Tn T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血清Hsc Tn 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血清HDL-C水平与血清Hs-c Tn T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DL-C水平降低,Hs-c Tn T水平增高,其血清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状态有良好的相关性,两者水平检测对监测和控制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 郭亮任璐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肌钙蛋白T心功能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住院期间新发房颤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住院期间新发房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我院21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既往均无房颤病史,将其按住院期间是否出现房颤分为房颤组(22例)和窦性心律组(18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病史、住院用药情况、相关检查结果、Gensini评分,分析Gensini评分与住院期间新发房颤的关系。结果房颤组的前壁心肌梗死率及NT-pro BNP峰值、Gensini评分均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左心房内经大于窦性心律组而LVEF值低于窦性心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壁心肌梗死、NTpro BNP峰值高、左心房内径大、Gensini评分高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VEF高为新发房颤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房颤与其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前壁心肌梗死、NT-pro BNP峰值高、左心房内径大、Gensini评分高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VEF高为新发房颤的保护性因素。
- 罗伟刚任璐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
- 急性心肌梗死富马酸比索洛尔片与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治疗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究富马酸比索洛尔片与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6例,A组患者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疼痛的复发率和心衰率以及死亡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内的疼痛复发率,心衰率和死亡率明显少于B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内的疼痛复发率,心衰率和死亡率,A组患者24h以内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24h以内的疼痛缓解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52%)少于B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86%),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对于临床治疗发挥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 任璐罗伟刚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 非心脏手术中临时起搏器植入后的起搏比例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非心脏手术中临时起搏器(TPM)植入后的起搏比例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宝鸡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非心脏手术中植入TPM患者200例,依据右心室起搏比例分为高搏组128例和低搏组72例,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术前和术后1 d心率(HR)、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T(Tn 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以及房颤发生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或Z检验。结果高搏组和低搏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9%(6/128)和6.94%(5/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搏组患者术后1 d相比术前HR、CI和LVEF水平降低,CKMB、Tn T和NT-pro BN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搏组患者术后1 d相比低搏组患者HR[(62.47±6.51)vs(69.43±7.24)beats/min]、CI[(2.45±0.30)vs(3.86±0.42)L/(min·m^2)]和LVEF[(35.12±3.55)%vs(39.94±4.11)%]水平降低,CKMB[(46.87±5.43)vs(38.32±4.16)U/L]、Tn T[(86.45±9.05)vs(68.02±7.36)ng/L]和NT-pro BNP[(275.12±30.24)vs(228.31±29.57)ng/L]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搏组新发房颤发生率为7.81%(10/128),低搏组无新发房颤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1,P=0.045)。结论非心脏手术中植入TPM后≤50%起搏比例可有效保持患者心功能稳定,有利于避免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
- 任璐李兴剑罗伟刚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心脏功能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等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心功能的关系,以探讨检测上述指标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92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n=46)、Ⅲ级(n=108)、Ⅳ级(n=38)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人员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3个亚组间血清Hcy、UA、TC、TG、HDL-C、LDL-C、Lp(a)水平,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Hcy、UA、TC、TG、HDL-C、LDL-C、Lp(a)水平与NYHA分级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体检人员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Hcy、UA、Lp(a)水平升高,TC、TG、HDL-C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血清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3个亚组患者血清Hcy、UA、TC、TG、HDL-C、Lp(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血清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Hcy、UA、Lp(a)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TC、TG、HDL-C与NYHA分级呈负相关(P<0.05),LDL-C与NYHA分级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清Hcy、UA、TC、TG、HDL-C、Lp(a)水平均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恶化而变化,可作为患者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血清水平检测对指导早期干预治疗以降低远期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 任璐郭亮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同型半胱氨酸尿酸血脂脂蛋白A
-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并迁延不愈的原因分析
- 本文进行对老慢支急发并迁延不愈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老慢性支急发作并迁延不愈的原因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研究表明,老慢支急性发作并迁延不愈均有原因可查。最主要的是空气寒冷,有害气体的吸人,特别是继续吸烟,肺部真菌...
- 任璐任孟虎
-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急性发作迁延不愈
- 文献传递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等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探讨检测上述指标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92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n=46)、Ⅲ级(n=108)、Ⅳ级(n=38)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人员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3个亚组间血清Hcy、UA、TC、TG、HDL-C、LDL-C、Lp(a)水平,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Hcy、UA、TC、TG、HDL-C、LDL-C、Lp(a)水平与NYHA分级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Hcy、UA、Lp(a)水平升高,TC、TG、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血清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3个亚组患者血清Hcy、UA、TC、TG、HDL-C、L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血清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Hcy、UA、Lp(a)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TC、TG、HDL-C与NYHA分级呈负相关(P<0.05),LDL-C与NYHA分级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清Hcy、UA、TC、TG、HDL-C、Lp(a)水平均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恶化而变化,可作为患者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血清水平检测对指导早期干预治疗以降低远期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 任璐郭亮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同型半胱氨酸尿酸血脂脂蛋白A
- 冠心病伴血脂异常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血脂异常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1年5月-2012年8月78例冠心病伴血脂异常患者实施PCI手术治疗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78例患者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42岁~69岁(56.3岁±11.5岁)。随访1年内,无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85.90%(67/78),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14.10%(11/78);11例患者共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25件,其中6例出现多种心血管不良事件;无急性亚急性血栓、死亡及脑卒中发生;性别、血脂异常临床分型组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介入途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多于经股动脉介入途径 PCI(χ2=4.128,P=0.042)。结论冠心病伴血脂异常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总体安全有效,不同介入途径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同。
- 赵彩娟任璐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抗血小板治疗血脂异常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伤的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一氧化碳(CO)中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偏远的北方农村的严寒季节,仍是严重危害劳动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问题。国外有人研究证明,心肌损伤是中、重度CO中毒的常见并发症,并可评估患者病死率。本文对急性CO中毒所致的心肌损伤作一分析,旨在对急性CO中毒所致的心肌损伤进行早期临床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 任璐任孟虎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伤
-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射血分数改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 2024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预后特征及射血分数(LVEF)改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后续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多参考。方法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宝鸡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共132例,根据LVEF水平分为射血分数改善心力衰竭(HFrecEF)组(14例)、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HFrEF)组(37例)及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pEF)组(81例);比较各组临床特征资料及随访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射血分数改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描绘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射血分数改善临床效能。结果HFrecEF组年龄显著低于HFrEF组及HFpEF组[(71.08±12.35)岁比(74.15±11.92)岁、(79.26±14.68)岁,P<0.05];HFrecEF组女性比例、扩张型心肌病比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静息心率(HR)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HFrecEF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房内径(LAD)及合并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比例均显著低于HFrEF组(P<0.05);HFrecEF组LVEDD≤55 mm比例显著高于HFrEF组(P<0.05)。随访时HFrecEF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入院时(P<0.05);同时随访时HFrecEF组LVEDD、LVEDV及LAD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②HFrecEF组病死率和心血管相关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猝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VEDD≤55 mm、舒张压>85 mmHg、静息心率>90次/分及无陈旧性心肌梗死均是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射血分数改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射血分数改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预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射血分数改善AUC分别为0.97[95%CI:(0.94,0.99)],0.94[95%CI:(0.91,0.98)];建模组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97,提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
- 师彦虎张帆孙敏王音任璐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