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闸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6—2012年上海市闸北区职业卫生监测结果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企业职业危害监测情况,探索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为科学寻找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对2006—2012年辖区内244家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粉尘、毒物、物理因素7年的合格率分别为93.40%、98.01%、82.91%,超标项目主要为矽尘、木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和噪声。不同监测因素之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04,P<0.01);不同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91,P<0.01),大型企业监测合格率低于中小型企业;不同经济类型间合格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9.682,P<0.01),外资类企业监测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结论应加强对涉及矽尘、木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等有毒有害因素的企业的监督监测,同时也应关注大中型企业、外资类企业,加强其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 侯建华刘仲苓杜彦霞熊建菁
- 关键词:职业卫生监测职业病防治
- 2006—2012年上海市某区职业卫生监测不合格项目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监测不合格情况分布,探索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为科学寻找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对2006—2012年辖区作业场所内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244家企业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7年合格率分别为93.40%、98.01%、82.91%,超标项目主要为矽尘、木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和噪声。超标岗位主要为铸造、喷砂和灌砂、电焊和印刷岗位以及冲压、表面处理、纺织等作业点。结论应加强对涉及矽尘、木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等有毒有害因素企业的监督监测,加强其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 杜彦霞侯建华刘仲苓熊建菁
- 关键词:职业卫生监测职业病防治
- 上海市闸北区农民工职业卫生综合干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对上海市闸北区农民工进行职业卫生综合干预,提高其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职业病发病风险。方法整群随机抽样选择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采用集体授课、小组讨论、知识竞答、同伴教育、发放宣传资料等综合干预方法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职业卫生知识有了明显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粉尘与噪声的危害及防护知识、一氧化碳危害的知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参加培训有帮助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比较分析显示,干预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知晓率,粉尘、噪声、高温的危害及防护知识,一氧化碳危害的知晓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农民工对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知识知晓率仍然不高(粉尘64.47%,噪声65.64%,高温67.24%,一氧化碳66.44%)。结论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农民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改善其职业卫生态度。针对常见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方面的知识应进一步加强深入的干预培训。
- 杜彦霞侯建华孙卫东刘仲苓
-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卫生干预研究
- 2001—2011年上海市闸北区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闸北区自2001年以来的职业病发病状况,为探索职业危害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以2001—2011年间闸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职业病病例报告卡确诊的职业病病例作为分析对象,分析职业病种类、发病特征、行业分布等。结果 2001—2011年全区共发生73例职业病,男性为主(90.4%),平均年龄44.8岁,专业工龄14.4 a。职业病病种涉及8大类18种,以尘肺为主(44例,60.3%),其中又以电焊工尘肺多见(19例,43.2%)。主要分布在机械、轻工和建材等行业,但某些劳务输出、市政工程等新行业也出现病例。结论尘肺是区内主要的职业病,其中又以电焊工尘肺居多。某些劳务输出、市政工程等少见行业出现较多病例,应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 刘仲苓杜彦霞侯建华熊建菁
- 关键词:职业病发病尘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