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朦朦

作品数:21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生态
  • 3篇声环境
  • 3篇城市
  • 2篇正确率
  • 2篇声景
  • 2篇声学参数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鸟类
  • 2篇综合评估
  • 2篇文献计量分析
  • 2篇吸声
  • 2篇母语
  • 2篇母语环境
  • 1篇低碳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业态创新
  • 1篇影像
  • 1篇园林
  • 1篇园区规划

机构

  • 2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工业和信息化...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根特大学

作者

  • 21篇李朦朦
  • 11篇吴远翔
  • 8篇孟琪
  • 3篇李婷婷
  • 3篇吴松涛
  • 2篇刘芳芳
  • 2篇吴晓蓉
  • 2篇朱逊
  • 2篇武悦
  • 1篇孟德慧
  • 1篇李博文
  • 1篇李斌
  • 1篇杨凯
  • 1篇王辰
  • 1篇赵巍
  • 1篇张一飞
  • 1篇高野
  • 1篇曲大刚

传媒

  • 3篇黑龙江国土资...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声学
  • 1篇中国园林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2篇2025
  • 1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红色基因传承的红色文旅声景设计研究
2024年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红色文旅以视觉设计为主,缺乏多感官融合手段,红色基因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记忆路线断裂、场景叙事单一、业态导向漂移的问题。选取沙家浜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声漫步法和问卷调查法系统评价声环境并选择水上芦苇(R4)、酒铺(R6)、沙奶奶菜园(R10)作为核心区域,通过丰富叙事体验、留存嗅声记忆、采用智慧化声景手段开展红色文旅声景设计。通过该声景设计,“军民鱼水情”的红色记忆符码得以赓续。
张名凤江佳妮李朦朦孟琪
关键词:业态创新智慧化声景设计
一种基于面部表情识别的车厢嗅声环境感知调节方法
本发明属于车厢嗅声环境改善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面部表情识别的车厢嗅声环境感知调节方法,包括:根据不同社会特征的乘客在不同嗅声环境下的声感知偏好和嗅觉偏好,得到嗅觉偏好调研数据和声感知偏好数据;基于嗅觉偏好调研数据和声感...
孟琪江佳妮李朦朦杨达胡雪筠
生态社区规划方法研究——以哈尔滨市新华镇腰窝棚为例
生态社区规划是国内非常热门的话题,而社区是实践低碳循环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场所和空间。从我国社区规划设计现存问题来看,现代社区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探索出新的规划方法至关重要。本文以哈尔滨市新华镇腰窝棚为例,通过研...
李朦朦吴远翔
关键词:生态低碳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街道绿地整体植物降噪效果的测度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街道绿地整体植物降噪效果的测度方法及系统,属于植物降噪、噪声控制和环境声学技术领域,包括:在街道绿地上选取单元空间,通过设置网格对单元空间进行拆分,将网格的中心点作为测点;在测点进行采样,获取单元空间...
李朦朦吴远翔孙适吴松涛曲大刚黄茜张名凤崔博艺孟德慧潘宥承
城乡绿道的功能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指出了城乡绿道可以解决城乡空间连接性等方面的问题,也是解决城乡人居环境问题的首要途径,此外绿道建设在生态网络构建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以查理斯·萊拖的实践研究为基础,综合国内外绿道研究,围绕城乡绿道的功能,分别从城乡绿道在宏观生态系统连廊、中观绿色交通枢纽、微观休闲游憩绿空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诠释了现代城乡绿道的功能内涵,以及在新型城镇化中城乡绿道的关键作用。
李朦朦吴远翔
关键词:生态网络连接度
一种中心城区生态功能分区的识别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心城区生态功能分区的识别方法,涉及城区生态功能分区技术领域。该基于一种中心城区生态功能分区的识别方法,包括,S1、收集城市中心区域的生态数据,包括植被覆盖、水体分布、土地利用类型,S2、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理...
吴远翔李斌李朦朦孙适孟欣宇吴晓蓉张名凤崔博艺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安全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紧密融合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中均凸显了该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了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的迫切要求。为了全面深入了解生态安全格局在国土空间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为黑龙江省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方向指引,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法,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对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相关研究呈现显著增长态势;相关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并且受到政府、高校等多方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研究主题聚焦于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安全保护、生态安全评估与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廊道建设和关键区域生态修复与网络构建。最后,针对黑龙江省的生态条件与发展需求,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孟德惠李朦朦吴远翔
关键词: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自然景区声景评价词汇研究
2024年
采用国际声景评价标准(ISO-12913)提出的核心词汇,在中国自然景区声景评价中可能存在准确性不清晰和解释性低等问题。因此,旨在提出适合中国自然景区声景评价的标准化词汇,并建立这些词汇与ISO核心词汇之间的联系。首先,采用半结构访谈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中国自然景区的声景评价词汇;其次,通过视听实验分析了这些评价词汇与ISO核心词汇在自然景区声景评价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阐明了2类词汇的关联性;最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3种类型中国自然景区声景评价词汇对ISO核心词汇的解释程度。研究结果为中国自然景区声景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薛融雪李朦朦孟琪杨凯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景区
机器学习在生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综述被引量:1
2025年
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推动了研究思路的更新和研究范式的转变,引领生态学逐渐走向数据驱动型研究的时代。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安全问题也已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对生态安全中的安全评估、模拟与安全预警以及安全格局三个子领域进行了概述。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的文献为数据源,系统梳理机器学习在生态安全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归纳总结了关键词与相关算法。结果显示,机器学习在生态安全的主要应用包括分析确定影响因素、分析确定指标的权重和重要性、模拟生态安全与指标间的对应关系、动态预测与预警、识别生态源(区)以及格局的动态演变六个方面。分析了每个应用内常见算法的特点、局限性及其适用性,并进行了算法演变分析。展望未来机器学习与生态安全可以进一步融合探索的问题,比如识别生态安全阈值、构建精准化生态安全预警平台以及阐明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为生态安全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孟德惠孙适吴远翔李朦朦潘宥承李婷婷
关键词:生态安全文献计量分析
基于安全导向的城市大型湿地公园鸟类观测设计规划——以沙家浜湿地公园为例
2025年
为解决城市大型湿地公园鸟类观测方法及设施可能存在的人鸟双向安全隐患,并降低非专业观察者的观测难度,同时保护人、鸟安全和提升游览体验,本文基于安全导向提出城市湿地公园鸟类观测行动框架。以常熟市沙家浜湿地公园为例,采取创新材料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设计1种辅助安全观测湿地鸟类的观测装置,提供装置的设计细节和详细参数,并提出鸟类观测行动路径规划设计方案。本研究旨在为城市大型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增强游客体验并促进鸟类保护。
崔博艺李朦朦吴远翔
关键词:园区规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