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润青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植物根
  • 1篇植物根际
  • 1篇湿地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研究
  • 1篇根际
  • 1篇氨氧化

机构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篇傅大放
  • 1篇黄娟
  • 1篇李润青
  • 1篇杨思思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低温域湿地植物根际硝化强度及氨氧化微生物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以低温域(0-15℃)下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菖蒲(Acorus calamus)和香蒲(Typha orientalis)3种湿地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其根际土壤测定硝化强度,并采用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考察植物根际AOB(氨氧化细菌)、AOA(氨氧化古菌)的数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香蒲根际土壤的硝化强度最高,平均值为1.40 mg(kg·h),黄菖蒲和菖蒲的平均值均为0.96 mg(kg·h).湿地植物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数量级为1010)远高于古菌(数量级为108),其中AOB为优势菌种,3种湿地植物的AOA数量分别约占总古菌数量的46.0%、47.9%和49.7%.3种湿地植物根际AOB的数量(以湿土计,下同)排序为香蒲(2.57×109g-1)〉黄菖蒲(1.23×109g-1)≈菖蒲(1.14×109g-1),AOA的数量(以湿土计)排序为黄菖蒲(2.78×108g-1)〉香蒲(2.57×108g-1)〉菖蒲(1.15×108g-1).微生物分布特性和硝化作用效果均表明,不同植物根际氨氧化过程的主要作用微生物具有一定差异,AOA和AOB对于湿地土壤氮转化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与植物本体、土壤硝化过程微环境之间有一定的耦合关系.
黄娟杨思思李润青傅大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