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林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反应谱特征周期分析
- 2015年
- 特征周期是反应谱的重要参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特征周期为设计反应谱曲线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根据概率法选取28条完整地震记录,利用自编Fortran程序进行地震影响系数的计算,得到反应谱曲线.通过概率法计算不同面积百分比下的特征周期;按美国ATC3-06规范确定有效峰值速度和有效峰值加速度,计算特征周期,进行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统计分析.统计表明:特征周期随面积百分比减小逐渐增大.特征周期与反应谱曲线形状有关,当平台段末端的反应谱曲线波动时,特征周期值会有明显变化.概率法求特征周期当面积百分比在90%~97%时,特征周期取值比较稳定,和平均值接近.概率法计算得到的特征周期平均值与美国ATC3-06规范计算得到的特征周期平均值相差不大,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孔令林刘文锋姚丹丹
- 关键词:概率法ATC
- 特征参数对性态谱影响规律的研究
- 2020年
- 性能化抗震是工程抗震研究的重要方向。根据位移性能水准,计算不同周期结构达到性能水准时所需输入的最大地震动加速度值,建立性态谱;基于性态谱,研究自振周期、恢复力模型和第二刚度折减系数等特征参数对性态谱的影响。研究表明:性态谱表征了周期、性能水准和地震需求的三维谱关系,可预测达到不同性能水准时结构的地震需求;结构自振周期和第二刚度折减系数在短周期段对性态谱有显著影响,随结构自振周期的增大,谱值差别减小;双线型恢复力模型是否退化影响达到相同变形目标时的地震需求,退化模型性态谱谱值小于非退化模型。
- 侯红梅刘文锋孔令林
- 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被引量:6
- 2014年
- 近年来,在隔震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隔震技术设计,隔震产品生产、检测、施工以及隔震产品设计标准日趋成熟。目前,隔震技术在中低层砖混结构上应用广泛,但在与各种新的复杂建筑结构体系结合的过程中存在难点,复合隔震结构以及新型材料在隔震技术上的应用成为趋势。论文总结整理了国内外现有的隔震建筑,剖析了隔震技术的应用实例,对其各项参数进行了比较,在地震作用中,隔震建筑表现良好;比较了国内隔震产品的优势和局限性;最后对国内外关于隔震技术的规范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隔震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预测了隔震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对工程建设有参考价值。
- 姚丹丹梁伟孔令林杨昆
- 关键词:隔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