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楠

作品数:5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食品
  • 2篇食品安全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致病菌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状况
  • 1篇污染状况分析
  • 1篇李斯特菌
  • 1篇监测分析
  • 1篇艾滋病
  • 1篇艾滋病疫情
  • 1篇艾滋病疫情分...
  • 1篇HIV

机构

  • 3篇沈阳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杨楠
  • 2篇陈慧中
  • 2篇刘博
  • 1篇王路

传媒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沈阳市2011-2012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了解沈阳市各类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卫生部下发的《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随机抽取11类、444份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 2011-2012年监测的444份样品中,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株35株、总检出率为7.9%;其中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11.3%、熟肉制品类食品致病菌的检出率最高18.6%、采自市场、商店、专卖店食品的致病菌检出率最高14%。结论沈阳市市售的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熟肉制品、生熟动物性水产品、即食熟制米面制品是高风险食品,超市食品相对安全,应加强对重点致病菌、重点食品、重点食品消费场所的监测与监管,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陈慧中杨楠刘博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源性致病菌
2012-2014年沈阳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了解沈阳市各类食品中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污染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12-2014年《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随机抽取6类、509份样品进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监测。结果在监测的509份样品中,检出单核增生李斯特菌菌株26株、总检出率为5.1%;其中肉及肉制品类食品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11.5%(χ2=16.72,P<0.01)、在不同季度中以第一、二季度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6%和9.4%(χ2=18.46,P<0.01)、采自农贸市场食品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13.8%(χ2=17.79,P<0.01)。而不同包装类型食品中LM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P>0.05)。结论沈阳市市售的食品存在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冬春季是致病菌污染的高发季节;肉及肉制品是高风险食品;农贸市场出售的食品致病菌污染较重。应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食品、重点食品消费场所及相关疾病的监测、监管,以防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陈慧中杨楠刘博
关键词:食品安全
沈阳市2006-2012年艾滋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了解沈阳市2006-2012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HIV/AIDS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6-2012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沈阳市2006-2012年累计报告HIV/AIDS 1 871例,男女比例为11.1∶1,高发年龄为20~49岁青壮年,占79.9%,未婚占53.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8.6%;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1.9%,男男同性传播占70.5%. 结论 沈阳市的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应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对男男同性恋等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力度,以控制沈阳市艾滋病传播与流行.
杨楠王路
关键词:HIV疫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