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雨亭

作品数:5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遥感
  • 2篇蒸散
  • 2篇蒸散发
  • 2篇水分
  • 2篇灌区
  • 1篇雨量
  • 1篇蒸发模型
  • 1篇蒸腾
  • 1篇植被
  • 1篇山洪
  • 1篇水分生产
  • 1篇水分生产函数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小流域
  • 1篇临界雨量
  • 1篇克里金
  • 1篇空间插值
  • 1篇灌溉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

作者

  • 5篇杨雨亭
  • 4篇尚松浩
  • 2篇蒋磊
  • 1篇李超

传媒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遥感蒸散发的区域作物估产方法被引量:12
2019年
灌区作物产量估算对农业用水效率评价和灌区水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干旱区代表性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主要农作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蒸散发模型HTEM和遥感作物识别结果获取河套灌区玉米生育期日蒸散发量。选取Jensen模型、Blank模型和Stewart模型3种常用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建立河套灌区玉米估产模型,并分析各估产模型的适用性及其参数。结果表明,研究区玉米生育期多年平均蒸散发量约为526mm。3个模型均有较高的估产精度,其中Stewart模型的产量模拟精度最高,相对误差为4.30%,相关系数为0.75。因此,Stewart模型在河套灌区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基于遥感蒸散发模型、遥感作物识别模型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建立灌区作物估产模型可以取得良好的模拟效果。
蒋磊蒋磊尚松浩杨雨亭
关键词:遥感蒸散发水分生产函数河套灌区
基于动态临界雨量的小流域山洪灾害分级预警被引量:9
2022年
临界雨量方法在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中应用广泛,然而传统的临界雨量方法以静态临界雨量为主,且无法判别山洪灾害的风险等级。本文发展了基于动态临界雨量方法的山洪灾害分级预警方法,并在福建闽江下游小流域进行应用。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构建成灾流量与风险因子间的统计关系,进而获得无资料地区成灾流量的空间分布,并根据历史重现期划分不同山洪风险等级,得到对应风险等级的临界流量和临界雨量。结果表明:通过考虑流域前期湿润状况,该方法能够显著延长山洪灾害预警的预见期,有效提升对山洪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此外,相比于传统山洪预警方法,山洪风险等级的划分使得该方法更适用于山洪灾害风险预警的业务应用。
韩俊太王政荣杨雨亭
关键词:小流域
土壤水分空间插值的克里金平滑效应修正方法被引量:30
2010年
地统计学的普通克里金法是研究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性和描绘其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但与其它建立在最小二乘标准上的插值方法一样,普通克里金法也存在着平滑效应问题,即估计值的变异程度比实际要小,从而导致估计值往往不能反映出土壤水分真实的空间变化特征。结合实际的土壤水分监测数据,采用Yamamoto提出的一套针对普通克里金估计值进行后处理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普通克里金法平滑效应的问题,在保证局部估计值精度的同时,重现了土壤含水率在空间的分布与变化特征。
杨雨亭尚松浩李超
关键词:土壤水分
双源蒸散发模型估算潜在蒸散发量的对比被引量:23
2012年
潜在蒸散发取决于气候条件与下垫面植被覆盖状况,是农田及流域水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针对现有的3种估算潜在蒸散发的双源模型(层状模型、块状模型、混合型模型),设定不同的下垫面植被覆盖状况,较为详细地比较了3种模型在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潜在蒸散发估算能力,并对其区分土壤表面潜在蒸发与植被冠层潜在蒸腾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混合双源模型较层状模型和块状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效果,能够适用于更广的下垫面植被覆盖状况。
杨雨亭尚松浩
关键词:蒸散发植被
基于遥感蒸发模型的干旱区灌区灌溉效率评价被引量:26
2013年
为评价干旱区灌区的灌溉效率,该文以作物生长期灌溉地的蒸散发扣除降水量作为灌溉水的有效利用量,将灌溉水有效利用量与灌溉净引水量(总引水量减去退、排水量)的比值定义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利用遥感蒸散发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灌溉地蒸散发,从而可以避免传统灌溉水利用系数评估中难以准确估算通过灌溉到达作物根系层水量的问题。以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蒸散发模型(surface energy balance algorithm for land,SEBAL)计算了区域内灌溉地作物生育期的蒸散发量,并结合降水量与净引水量的观测资料,对节水改造以来(2000-2010年)河套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同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随降水量和净引水量的减小而增大,减少供水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要大于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灌区净引水量减少的情况下,灌溉地蒸发量能够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反映了近年来灌区节水改造的效果较好。
蒋磊杨雨亭尚松浩
关键词:灌溉遥感灌区干旱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