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龙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 全丝印后栅CNT-FED仿真及器件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模拟并制作了一种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后栅结构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器件进行了电场模拟,优化了阴极宽度、阴极厚度、阴极间隙、介质层厚度等结构参数。取最优参数制作了像素为30×30,发光面积为54mm×54mm的单色显示屏。在阳压为1500V、栅压为300V时,器件发射电流密度达到5μA/cm2。该器件制作成本低,稳定性和均匀性良好,可矩阵寻址实现字符显示。
- 杨雄胡利勤吴朝兴陈勇林志龙郭太良
- 关键词:丝网印刷ANSYS场发射显示器仿真
- Al/Ag/Al复合薄膜电极的抗氧化性和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为开发大尺寸场发射显示器需要的能承受高温热处理的薄膜电极,以Al作为Ag层的保护层和与玻璃衬底的粘附层,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了Al/Ag/Al复合薄膜及其电极。采用XRD、AFM、光学显微镜和电性能测试系统,研究不同温度热处理对复合薄膜和电极结构、表面形貌和电性能的影响。由于表面致密的Al2O3膜的保护,使得加热退火(<600°C)不会对Al/Ag/Al薄膜和电极造成明显的氧化,然而Al层与Ag层发生的界面扩散和固相反应增大了电极的电阻率(从5.0×10-8Ω.m上升至23.6×10-8Ω.m)。另外热处理温度足够高时(500°C、600°C),Ag原子向表面的扩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极的化学稳定性。尽管如此,与Cr/Cu/Cr薄膜电极相比Al/Ag/Al薄膜电极仍然是一种能够承受高温热处理并且保持较低电阻率的新型电极。
- 林志龙袁军林翁卫祥杨雄郭太良
- 关键词:薄膜电极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