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英
-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德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德阳市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IV早期感染实验室检测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索适合HIV早期感染的实验室检测策略,避免漏检。方法检测并分析2009-2018年间德阳市艾滋病筛查呈阳性,确证为阴性或不确定的受检者机体中HIV抗体的出现和变化情况以及其真实感染状况。结果艾滋病筛查与确证符合率仅达89.4%,有10.6%筛查阳性而确证为阴性或不确定;存在40.0%筛查阳性确证阴性的受检者在4周后抗体出现阳转;同时早期感染中,HIV抗原和核酸能较早被检出;此外P24和Gp160抗体在感染后较早出现,其中Gp160抗体对HIV早期感染具有预示意义。结论艾滋病筛查灵敏度优于确证,确证阴性的样本直接报告易造成漏检;同时抗原和核酸检测的引入能提高早期感染的检出,但无法排除漏检,筛查阳性确证阴性均建议2~4周复查;分析早期抗体出现的情况对早期感染具有预示意义。
- 曾德军张利沙马建英吴晓宇
- 关键词:HIV抗原
- HIV感染者/AIDS病人CD4^+ T淋巴细胞数与病毒载量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探索HIV感染者/AIDS病人(HIV/AIDS)体内CD4^+ T淋巴细胞数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为实现两者间的相互估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四川省德阳市HIV/AIDS体内CD4^+ T淋巴细胞数和病毒载量,分析其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关系。结果 2015—2018年,共检测2 592例HIV/AIDS外周静脉血液样本,201~500个/μl为CD4^+ 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区间,共计1 551例、占59.8%;小于检测限为病毒载量主要分布区间,共计2 030例、占78.4%;HIV/AIDS体内CD4^+ T淋巴细胞数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182,P<0.05),CD4^+ T淋巴细胞低值区与病毒载量负相关更显著;由低到高将CD4^+ T淋巴细胞分成10个梯度区间,各区间对应的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832,P<0.05);通过区间分类汇总,CD4^+ T淋巴细胞与病毒载量存在线性回归关系(y=-0.004 6x+5.338 5,R^2=0.979 3;F=378.320,P<0.05)。结论 HIV/AIDS机体内,随着HIV病毒载量升高,CD4^+ T淋巴细胞数呈现下降趋势,且在一定置信区间实现线性互算。
- 曾德军马建英赵茂岑
- 关键词:病毒载量
- 1991-2003年德阳市HIV感染监测报告
- 2005年
- 代泽伟袁孟军杨成林刘泉王锦马建英尹燕萍
- 关键词:HIV流行病学
- 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3+CD4+T及NK/NKT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后不同时期CD3+CD4+T和NK/NKT细胞的变化,探讨CD3+CD4+T、NK/NKT细胞作为抗病毒治疗后评价免疫状况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对40个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CD3+CD4+T、NK、NKT细胞绝对计数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治疗前后CD3+CD4+T细胞计数与NK、NKT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感染者不同时间测得的CD3+CD4+T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16,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K和NKT细胞计数三次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01,P<0.001;F=44.177,P<0.001),两两比较发现治疗前分别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绝对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3+CD4+T与NK、NKT细胞绝对计数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1年抗病毒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有明显的提高,提示患者免疫状况显著改善。NK和NKT细胞在前6个月增加明显,6个月到12个月期间无明显增加,说明NK和NKT细胞在早期抗病毒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NK/NKT细胞的变化可以评价患者治疗后天然免疫状况,但与获得性免疫的CD3+CD4+T淋巴细胞变化没有相关性。
- 马建英曾德军杨丹虎玉美秦小佳杨洪周更生
-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NK细胞NKT细胞
- 德阳市MSM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现状及性行为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德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病毒(HIV/AIDS)、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梅毒)感染状况及性行为特征。[方法]2010年4~8月,对德阳市251名MSM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液样品收集,分别用联免疫吸附试验、蛋白印迹实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检测HIV、HCV梅毒感染情况。[结果]被调查对象中,HIV,HCV和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6.33%(41/251),0.8%(2/251),14.34%(36/251);HIV和梅毒均阳性人员占4.4%(11/251),占感染HIV人数的25%(11/41);HCV和梅毒均阳性的人员占0.4%(1/251);距调查结束前6个月,与男性、女性均发生过性行为的MSM较多,在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76.08%(35/46),低于其同男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91.3%(42/46)(χ2=3.903,P﹤0.05)。[结论]该市MSM人群3种病原体感染不容忽视,其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预防二代传染。
- 代泽伟裴晓方何杨杨成林李晓莉马建英尹燕平王锦
-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梅毒丙型肝炎病毒性行为
- 2009-2017年德阳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分析德阳市2009-2017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地区性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9-2017年德阳市HIV感染者的流行概况、时间分布、人群特征、地区分布等相关资料做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7年德阳市共检出3 724例HIV感染者,感染率1.07‰,发病率0.38‰,死亡率0.10‰;感染HIV的人群中有35.41%发展为艾滋病,且呈逐年下降,有8.99%死亡。德阳市HIV感染者的高速增长时间集中在2011-2013年间,从2014年逐渐趋于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2009-2017年间德阳市HIV感染者的男女比例3.25∶1,以21-50岁的人群为主,占60.89%,但51-70岁的感染者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感染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0.14%,婚姻状况为已婚的占62.26%,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75.54%,人群类型以临床病人为主,占54.81%,医院、疾控是HIV感染者的主要检出机构。德阳市HIV感染者的地区分布与人口结构相关,区域性特征突出。结论德阳市艾滋病已逐渐进入低速增长和低发病的流行态势。目前感染者人群特征呈现为男性、青壮年、已婚、低学历;但人群特征多元化、年龄老龄化、分布区域化、检出集中化等成为主要的特征趋势。
- 曾德军张利沙马建英代泽伟
-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
- 2009-2017年德阳市艾滋病网络实验室能力建设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 分析德阳市艾滋病网络实验室的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和完善德阳市艾滋病检测体系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质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对德阳市艾滋病网络实验室进行现场考评和质量考核,分析现有网络实验室的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结果 德阳市已建立含盖确证实验室、初筛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点在内的艾滋病检测体系。但实验室的发展滞后于艾滋病疫情;多数实验室存在原始记录规范性和质量控制等问题;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更新和检测人员新老交替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结论 德阳市艾滋病检测体系整体运行良好,基本满足德阳地区艾滋病的检验检测;但由于疫情的发展、技术手段的更新、人员素质的滞后等因素,德阳市艾滋病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和运行现状存在一定问题。
- 曾德军张利沙马建英代泽伟
- 关键词:艾滋病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