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志远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岩体
  • 2篇声发射
  • 1篇单轴
  • 1篇单轴压缩
  • 1篇顶板
  • 1篇岩体质量
  • 1篇岩体质量分类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应变
  • 1篇真三轴
  • 1篇蠕变
  • 1篇软硬互层
  • 1篇渗流
  • 1篇渗流规律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瓦斯
  • 1篇巷道
  • 1篇巷道顶板
  • 1篇力学特性
  • 1篇煤体

机构

  • 5篇黑龙江科技大...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沈阳焦煤股份...

作者

  • 5篇肖福坤
  • 5篇侯志远
  • 2篇刘刚
  • 1篇李连崇
  • 1篇樊慧强
  • 1篇于涵
  • 1篇赵荣欣

传媒

  • 5篇黑龙江科技大...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分级恒定荷载作用下的煤体变形及内部损伤特性被引量:2
2020年
以鸡西某矿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液伺服岩石流变实验系统和声发射系统,研究煤体蠕变特性、内部损伤演化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应力下,煤体呈现不同的蠕变特征,实验蠕变曲线与拟合蠕变曲线比较吻合。煤体在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及能量增长趋势均呈加速、减速和稳速。在此三阶段中声发射信息产生的速率和总数均逐级增加,与煤体纵向变形特征呈现一致性。RFPA模拟煤体蠕变破坏得出,在低应力作用下,煤体表现出衰减性蠕变特性。当应力超过某一值时,煤体表现出稳定蠕变特性,应力越大,蠕变时间越短,AE计数越多。煤体在蠕变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息与其受力、变形及其内部损伤均呈一致性。该研究能较好的揭示煤体在蠕变过程中的变形以及内部损伤演化状况。
肖福坤肖福坤李连崇李连崇
关键词:煤体蠕变本构方程声发射
倾角影响下煤岩组合体的力学及声发射能量特性被引量:6
2021年
为研究倾角对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和声发射能量的影响,利用RFPA^(2D)数值模拟软件,从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声发射能量三个角度对不同倾角的煤岩组合体的力学特性和能量变化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受倾角影响,煤岩组合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前期大致相似,后期曲线形态发生变化;随着倾角增加,组合体单轴抗压强度先缓慢减小,再迅速减小,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趋势相同,但幅度略小;组合体破坏方式由剪切破坏逐渐向交界面滑移破坏转化,破坏区域由煤组分逐渐向结构面过渡;声发射累积能量随着倾角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峰值声发射能量值逐渐减小,峰前声发射累积能量总体呈现下降—保持区间—下降的趋势,峰后声发射累积能量总体呈现上升—保持区间—上升的趋势,组合体的冲击倾向性逐渐减小。
肖福坤肖福坤侯志远侯志远徐雷
关键词:力学特性数值模拟
固-热-气耦合作用下含瓦斯低透煤的渗流规律
2016年
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利用自行研制固-热-气耦合真三轴装置,系统分析了不同温度场、主应力场、瓦斯压力和卸载速度对含瓦斯煤渗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渗透率与各因素的定性与定量关系,深入剖析了各种卸载路径下含瓦斯煤渗透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卸载前后,含瓦斯煤渗透率随着温度和水平方向应力的增加均呈负指数的变化趋势,且卸载过程对渗透率影响逐渐降低。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加,渗透率呈"V"字型变化,且加卸载渗透率变化量很小。不同卸压速度下,加载时,渗透率基本保持不变;卸载时,含瓦斯煤渗透率随着卸压速度的增加呈现Gauss函数变化趋势,可分为降低区、稳定增长区、减速增长区和稳定区四个区间。综合分析得到了在复杂应力路径下卸荷煤样渗透率定量公式。
刘刚肖福坤于涵侯志远赵荣欣庞建宝
关键词:瓦斯渗流真三轴
软硬互层组合岩体协同变形特征实验研究
2025年
为研究软硬互层岩体的变形特征,开展不同组合形式下软硬组合岩样单轴压缩变形实验,采集岩样加载至破裂过程应力与各分层岩样的变形数据,分析组合岩样应力与应变特征。结果表明:软硬组合岩体的强度介于软岩与硬岩强度的中间,略大于软岩,远小于硬岩;组合岩体弹性模量与极限强度变化规律一致,硬岩占比越高弹性模量与极限强度越大;强线性偏离阶段泥岩层径向应变存在减小趋势,砂岩层径向应变存在增长趋势,二者在该阶段内协同作用最为明显;组合岩样中砂岩层对泥岩层径向变形存在抑制作用,砂岩比例的增加会减小泥岩径向变形;同样,泥岩层占比增长也会促进砂岩层的径向变形。
侯志远侯志远肖福坤刘刚肖福坤
关键词:单轴压缩应力-应变
宏泰26B层回采巷道顶板的岩体质量分类
2018年
为评价回采巷道顶板岩体的稳定性,分别采用工程岩体BQ分类法和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法对宝泰隆宏泰矿26B层回采巷道顶板岩体质量进行分类。首先通过现场声波测试、室内超声波实验、饱和岩样单轴抗压实验及变角剪切实验获得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并基于BQ值和综合评分法确定岩体质量类别。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巷道顶板岩体质量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均确定该巷道直接顶为Ⅱ类围岩;BQ分类法确定基本顶为Ⅰ类围岩,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法确定基本顶为Ⅱ类围岩。模糊综合评价法最终确定基本顶为Ⅰ类围岩。该研究可为26B层回采巷道支护提供理论依据。
肖福坤侯志远侯志远刘宝良陈刚樊慧强
关键词:巷道顶板岩体质量BQ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