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伟

作品数:29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石坝
  • 5篇大坝
  • 4篇水库
  • 4篇土石
  • 4篇土石坝
  • 4篇吸力
  • 4篇基质吸力
  • 4篇坝坡
  • 3篇渗流
  • 3篇裂缝
  • 3篇旱涝
  • 3篇旱涝急转
  • 3篇干湿循环
  • 3篇坝安全
  • 3篇坝坡稳定
  • 3篇大坝安全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法
  • 2篇证据理论
  • 2篇水库除险

机构

  • 27篇南京水利科学...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河海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南京市金陵中...
  • 1篇淮安市水利勘...
  • 1篇中科华水工程...

作者

  • 27篇叶伟
  • 17篇马福恒
  • 6篇胡江
  • 5篇李子阳
  • 2篇周海啸
  • 2篇霍吉祥
  • 2篇王燕
  • 1篇顾行文
  • 1篇徐力群
  • 1篇石北啸
  • 1篇张凯

传媒

  • 9篇水电能源科学
  • 3篇水利水电技术
  • 3篇人民黄河
  • 3篇南水北调与水...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人民珠江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水土保持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采空区多源信息的大坝安全评价被引量:12
2020年
为结合周边采空区性状对大坝进行安全评价,构建了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多源信息的安全性评价模型。结合现场勘查、物理力学试验、数值计算、实地测量以及监测结果,获取多种定性及定量指标,组成多源证据指标体系。通过欧氏距离法加权优化传统D-S证据理论,确定各证据指标所属评价等级的质量分配函数,采用多比例两两对比法与熵值法确定各证据指标的权重从而融合多源信息。应用此评价主法以周边存在采空区的某均质土坝为例进行安全评价,结果显示,定性指标中地质构造与覆岩岩性所占权重较大;定量指标中水位的影响最大达到0.446 1,其次是大坝沉降为0.221 3。而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表明,观测信息的结果最能表现大坝运行形态,所占比重为0.498 1。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大坝处于"较不安全"的信任值最大,结果与安全鉴定"三类坝"结论一致,验证了多源证据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王燕叶伟马福恒
关键词:采空区D-S证据理论多源信息融合大坝安全评价
某斜墙坝上游坝坡滑坡机理及防治措施
2020年
为分析某斜墙坝上游坝坡滑坡变形机理并提出针对性治理措施,结合现场勘查及数值计算分析滑坡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确定诱发上游坝体滑坡的主要原因为土工膜破坏、降雨入渗、历史填土碾压缺陷等。根据坝体滑坡成因机制,结合大坝工程地质条件,比选上游坡压重与增设抗滑桩方案,发现采用抗滑桩进行支挡不仅能有效提高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且经济性良好、可实施性强。
叶伟马福恒俞扬峰
关键词:抗滑桩
干湿循环条件下裂缝对土体吸力影响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受干旱影响,土体会出现干缩裂缝,基质吸力的变化是分析裂缝开展的关键点,而裂缝的产生影响着基质吸力的变化,因此基于室内模型研究了干湿循环条件下不同位置土体开裂情况及对应部位基质吸力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斜坡中部裂缝更易发育,受旱过程中当裂缝存在时顶部土体的基质吸力增长滞后于坝坡中部土体的基质吸力增长;降雨后再干燥时段除底部外土体各处基质吸力受裂隙影响在较短时间快速增大,多次干湿循环后土体裂缝发展形态基本保持不变,此时同一部位基质吸力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不同部位因裂缝开展差异吸力变化有所不同。根据吸力变化情况绘制出的土水特征曲线反映出不同形态的裂缝存在对周边土体的影响(渗透系数)。研究成果可为维护坝坡稳定提供指导。
刘永强叶伟石北啸
关键词:干湿循环基质吸力土-水特征曲线
中国与瑞士大坝安全监控机制比较及启示被引量:4
2018年
依据"中瑞大坝安全加固项目"成果,简要归纳了瑞士的大坝安全法规和安全管理模式,深入剖析了瑞士的大坝安全监控机制;总结分析了我国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监控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两国水库大坝安全监控机制的异同,认为瑞士已形成了职责明确、实用高效的大坝安全监控机制,我国已建立的大坝安全监控机制与瑞士相似,但安全管理力度不足,主动监控意识不强,实际效果相差甚远,对此,我国可借鉴瑞士大坝安全监控的成熟模式,增强主动安全监控意识;同时,建立以风险管理理念为基础的安全监控体系,并引入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量多面广小型水库的安全监控水平。
马福恒胡江胡江
关键词:大坝安全管理
填筑密实度对某均质土坝渗流及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为分析填筑密实度对某均质土坝的影响,通过高密度电法检测结合钻探资料分析了坝体填筑缺陷,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坝体不密实区域,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填筑密实度对大坝渗流及水位快速下降时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大坝表面存在雨水入渗通道并延伸至坝体内部,且在一定深度以下存在松散填筑土体,该松散区域的存在会削弱大坝整体防渗性能,抬高坝体浸润线,并在填筑密实度存在差异的部位产生过大的渗透坡降,且在水位骤降时上游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较小,滑移深度增大。
刘永强叶伟王凯
关键词:均质土坝高密度电法渗流坝坡稳定
极端干旱中压实粘土干缩裂缝演变分析与模拟
2022年
极端干旱导致粘土体产生干缩裂缝,对土的基本力学性质产生很大影响,目前对干缩裂缝的研究多基于泥浆试样,而工程中面对的大多为压实填筑土体。为此,通过理论分析,考虑土体宏观情况下压实粘土的收缩过程,在残余收缩阶段,通过土样模型试验,依靠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受旱过程中裂缝演变情况,展开定量统计分析,发现土体干密度限制裂缝最大发育程度,而土体实时含水率控制裂缝发展速度,裂缝最大深度、宽度与土体干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基于土体内部收缩应力变化,提出了压实粘土体干缩裂缝扩展深度、宽度计算模型,比较裂缝计算宽度与土样试验结果,发现受边界条件影响,试验中裂缝宽度小于计算值。研究结果对揭示压实粘土裂缝演变规律具有促进作用,亦对开展干缩裂缝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红广叶伟杜玉娟亢春鸽
关键词:干缩裂缝收缩应力
极旱后强降雨条件下的黏土坝坡基质吸力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跟踪极旱过程中黏土坝坡裂缝发展过程,以白龟山2014年遭遇极端干旱为例,通过模型试验,模拟强降雨及极干旱天气,测得试样土体在吸湿-脱湿过程中的基质吸力值并研究其变化情况,由此获得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用以分析坝坡稳定。研究结果显示:短期的干旱导致坝体表面失水,并不会影响到坝坡的稳定,而长期干旱生成的裂缝会在强降雨时成为雨水渗入坝体的快捷通道,使得坝坡土体的强度急速降低,严重影响大坝的稳定。当不断遭遇干旱降雨循环后,坝坡土体会变得松散,即使不遭遇极干旱天气也会很容易产生裂缝,给坝坡稳定埋下隐患。考虑到裂缝发展与含水率的变化密不可分,且裂缝又直接影响到坝坡土体的强度,因此可根据不同时段的土-水特征曲线判定大坝的稳定情况,据此可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魏恒志叶伟刘永强徐章耀杜玉娟马福恒胡江
关键词:强降雨基质吸力坝坡稳定
利用马尔科夫链修正的变维分形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以往的预测模型对数据长度有较强的依赖性,且数据出现较强的非线性时,将增加预测的复杂程度。为使监测数据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基于分形理论,将常维分形改进为变维分形,并据此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短期监测数据进行预测。考虑到变维分形得到的预测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波动误差,对此,利用马尔科夫链(Markov)无后效性的特点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从而提高预测精度。以西溪水库的监测资料数据为样本,建立其马尔科夫链-变维分形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最大误差修正值可达0.89%,占原预测误差的67.9%,表明利用马尔科夫链修正的变维分形模型能有效地减小误差,提高预测精度。
叶伟马福恒周海啸
关键词:大坝安全监测马尔科夫链
基于熵权优化FFR-BN法的梁式渡槽运行风险评价
2024年
梁式渡槽运行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各因素之间联系及作用关系的复杂性及对因素认知的局限性常常造成风险评价结果不够精确,对此提出基于熵权优化的FFR-BN法开展梁式渡槽运行风险分析。此方法采用熵权法对主观与客观权重进行融合优化,有效解决了传统评价方法中专家打分低精度及强主观性问题。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将梁式渡槽复杂系统拆分为各种子系统(因素、要素),随后分析风险因子之间的直接二元关系,从而构建复杂系统内风险因子、风险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因子的模糊失效概率,运用贝叶斯网络的反向推理技术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最大可能路径、梁式渡槽运行风险中决定性风险因子。通过此方法计算得出实例梁式渡槽综合风险等级为Ⅰ级,关键致灾风险因子为设计洪水增加、钢筋失效、表层混凝土剥蚀、材料特性等,受所处区域地形及地质条件影响,裹头边坡防护问题导致的风险致因链是最大可能风险致因链。
康鸣雷赵本超叶伟李迎春张卢笑董朝阳
关键词:熵权法贝叶斯网络梁式渡槽风险分析
加权优化的D-S证据理论在大坝安全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针对传统D-S证据理论存在鲁棒性差与"一票否决"等问题,提出采用加权融合法优化D-S证据理论,以提高其在大坝安全评价应用中的可靠性。首先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及归一化处理;然后用欧氏距离确定权重,利用各监测项目间的内在联系进行D-S证据融合;最后根据加权融合结果对西溪水库大坝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大坝整体的安全与较安全指标概率赋值达0.527,远大于较不安全指标0.049,大坝处于安全状态;坝基渗流较不安全概率赋值达0.492,存在一定的渗流安全隐患,融合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合,说明该方法可如实反映大坝的安全状况。
叶伟马福恒周海啸
关键词:加权融合大坝安全评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