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雷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建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响应面
  • 2篇响应面法
  • 1篇地基
  • 1篇软土
  • 1篇软土地基
  • 1篇软土固化
  • 1篇石膏
  • 1篇土地基
  • 1篇无侧限抗压
  • 1篇无侧限抗压强...
  • 1篇MGO
  • 1篇侧限

机构

  • 2篇安徽建筑大学

作者

  • 2篇李云雷
  • 1篇邵艳
  • 1篇曹庆文

传媒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响应面法固化合肥湖积软土的配比优化研究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高标准化的今天,有限的土体资源尚已无法满足部分城市的工业生产、人口生活等需求。面对不足的土体资源与其生产生活需求的矛盾,国内外开始大量着手于沿海港口城市领域的兴建,甚至有较为发达国家实施起大面...
李云雷
关键词:软土地基软土固化
基于响应面法的合肥滨湖新区湖相软土的固化配比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合肥滨湖新区地域性湖相软土的特点,采用MgO和石膏作为辅剂掺入GGBS(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粒化高炉矿渣)固化合肥湖相软土,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固化土的强度变化规律。以GGBS、MgO和石膏的掺量作为变量因子,以固化土的7d和28d养护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响应值,基于旋转中心组合法确定3种固化成分的最佳配合比。研究表明:养护7d后,GGBS和MgO对固化土强度的线性作用显著,GGBS对其强度的曲面作用显著,GGBS与MgO及石膏与MgO的交互作用同时显著;养护28d后,GGBS和MgO对固化土强度的线性作用、曲面作用以及交互作用等均显著。最终得出:GGBS、MgO和石膏三掺量固化黏土最佳配比分别为12.00%、2.50%和5.98%,在最佳配合比下7d和28d的预测强度分别达到1206.99 k Pa,2040.38 k Pa。最后对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果表明该法针对地域性合肥湖相软土固化配比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李云雷邵艳曹庆文
关键词:MGO石膏无侧限抗压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