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晗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RT...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轮状
  • 1篇轮状病毒
  • 1篇A组轮状病毒
  • 1篇病毒
  • 1篇TAQMAN

机构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夏宁邵
  • 1篇葛胜祥
  • 1篇李廷栋
  • 1篇许红梅
  • 1篇李毅坚
  • 1篇罗国兴
  • 1篇杨晗

传媒

  • 1篇病毒学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一种通用的基于NSP5基因的A组轮状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1
2017年
建立一种通用的检测不同物种来源A组轮状病毒的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T-qPCR)。根据轮状病毒保守的NSP5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并优化RT-qPCR检测体系;同时通过9份轮状病毒毒株和96份临床标本的检测对该方法和目前常用的基于NSP3基因的2种RT-qPCR方法进行灵敏度和检出率的比较。新建立的RT-qPCR方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与基于NSP3基因的方法相比:(1)在临床标本检测中,检出率无差异;(2)9株培养病毒检测中,NSP5体系可全部检出,两个NSP3对照体系NSP3-1和NSP3-2的检出率分别为78.78%(7/9)和88.89%(8/9);(3)NSP5体系与对照NSP3-1体系灵敏度相当,检测下限比NSP3-2体系低100倍。本研究建立的基于NSP5的荧光定量PCR体系灵敏度高,可检测毒株范围广,为检测不同物种来源的A组轮状病毒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曾渊君李廷栋鄢小琼许红梅杨晗贾连智李毅坚罗国兴葛胜祥夏宁邵
关键词:轮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