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山区河道粗颗粒床面垂线流速分布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粗颗粒床面普遍存在于山区河道中,在浅水条件下,水深与床面颗粒粒径的比值h/d较小,此时河道中水流垂线流速分布难以用传统的对数公式或对数补偿公式进行准确描述。在室内概化水槽中,利用玻璃珠及乒乓球模拟粗颗粒床沙,对不同h/d下的垂线流速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前人研究发现,不同淹没度(h/d)下的理论床面取值并不统一。考虑到工程应用方便,作者采用普通粗糙床面河道下的理论床面值,即y0为0.2d。将试验测得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与对数补偿公式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对比,并率定公式中的系数B与尾流系数Π到最佳。结果表明:当h/d较小时,系数B随着h/d的增大减小,尾流系数Π随着h/d的增大而增大;而当h/d较大时,B与Π都趋于一个常数。最后,建立了适用于山区粗颗粒卵砾石泥沙河道的垂线流速分布公式,并将其与众多前人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作者提出的垂线流速分布公式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同时对于普通粗糙床面河道,该公式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 张绍培杨阳杨奉广王协康刘兴年
- 关键词:流速分布
- 环境监理成果评价问题与解决方法探析被引量:6
- 2015年
- 通过对目前国内环境监理现状的总结梳理,尤其是对环境监理成果审查与评价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重点针对环境监理成果评价方法及体系的缺失问题,尝试给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措施,包括建立成果评价体系、公众参与、加强政府监管、制定技术规范以及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等,为环境监理成果审查机制的最终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白景峰杨阳
- 关键词:环境监理
- 长江中下游顺直河道水流冲刷引发崩岸的模拟试验被引量:5
- 2019年
- 长江中下游河道水流冲刷引发崩岸的频次较多、危害巨大。为探究顺直河道中此类崩岸引发的过程机理,借助模拟试验展开观测和分析。崩岸过程中主要存在5种不同运动特征的水流,崩岸前后近水面附近形成的月牙形沙波可能是崩岸过程中重要的水下输沙载体,促进崩岸的持续发生,甚至促进崩岸形成。通过岸坡守护试验验证,并从防治崩岸的工程角度出发,相比于坡趾区域,近水面附近坡面的守护更能达到防治崩岸的目的,同时也应合理守护坡趾区域,避免该区域持续不断地侵蚀对远期岸坡的不利影响。
- 刘祥玉刘晓辉高清洋杨阳
-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崩岸冲刷
- 基于水流对冲的狭长型上引航道非恒定波流改善研究
- 2025年
- 狭长型引航道受距离长、水浅和边界狭窄的限制,内部水流条件对边界扰动敏感,遭遇超大型船闸灌水波作用,引航道内发生复杂的非恒定流长波运动且无法快速、充分扩散,形成典型碍航水流条件.某大型水利枢纽为适应万吨级船舶通航、提高通过能力,拟扩建船闸.扩建船闸双线并列布置、共用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单线船闸灌水峰值流量可达748m^(3)/s,较该水利枢纽已建船闸增大约65%,且上游引航道是长为1200m、底宽为140m、最小水深为7m的典型狭长型限制性航道,船闸灌水单闸次取水量大、诱发非恒定流强度大且无法在有限范围内扩散,当库水位为145m时,仅单线船闸灌水运行,引航道内最大波高可达1.55m,严重威胁船舶通航安全.通过对取水位置进行系列模拟,提出在进水口与引航道封闭端营造取水水域,促使进水口断面形成有效水流对冲,可达到削弱波动初始动能、改善引航道波高的效果.基于此,将进水口由1闸首前沿上移至引航道开边界端部,引航道内最大波高降至0.73m,最大流速降至0.54m/s,降幅均达53%.
- 乾东岳王鑫冯小香郭涛李君涛普晓刚许海勇杨阳
- 关键词:多线船闸引航道重力波
- 基于航槽冲刷效率的丁坝护底宽度确定方法被引量:1
- 2021年
- 考虑丁坝护底可压缩一般性的无效冲刷范围,以达到增加丁坝有效作用效率这一重要功能,提出基于航槽冲刷效率的丁坝护底宽度确定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物模试验研究,得到主要结论:丁坝有效作用效率系数为动床航槽单宽流量增值与定床航槽单宽流量增值的比值。建立了丁坝有效冲刷效率的计算公式,通过该公式可计算丁坝护底宽度。公式表明:丁坝的有效冲刷效率为常数;当护底从丁坝坝根一直护到航槽边缘、形成定床条件时,丁坝的有效冲刷效率可达到100%。采用该方法可合理确定护底的宽度,减小丁坝坝头的一般性无效冲刷范围、增加丁坝对航槽的有效冲刷效率,使工程作用后的航槽改善效果更好。
- 杨燕华王建军杨阳
- 关键词:丁坝护底动床
- 长江中下游河道顺直崩岸频发段护岸布置形式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频现,现阶段主要采用护岸达到守护岸坡、防治崩岸的目的。为探究崩岸频发河段内有效、经济的护岸布置形式,借助试验手段对比分析理想梯形顺直河道中不同守护高度及不同护岸结构的守护效果。试验表明:排体护岸更利于持久稳固,但应重视坡折点现象;重点守护岸坡上部在有限时间内更能起到有效防治崩岸的作用,且随着守护宽度的增大,守护效果越显著;从护岸布置的有效性及经济性出发,一般情况下守护岸坡上部2h/3的高程范围较为合理。
- 高清洋刘晓辉杨阳王晓旭
- 关键词:护岸布置形式崩岸长江中下游河道
- 国内外主要规范中船舶航行下沉量计算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结合我国《海港总体设计规范》和最新的国外相关规范、设计手册中有关进港航道船舶航行下沉量计算和确定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各计算和确认方法的适用范围,针对限制性航道和非限制航道(疏浚挖槽航道)着重研究了计算结果的差异,特别是不同船型之间的差异,并对我国规范船舶航行下沉量计算提出调整建议。
- 安翔于亮杨阳
- 关键词: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