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汉族
  • 2篇初中生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调查
  • 1篇彝族
  • 1篇饮食
  • 1篇饮食心理
  • 1篇饮食行为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少数民族
  • 1篇术前
  • 1篇术前分期
  • 1篇青春期儿童
  • 1篇网络成瘾
  • 1篇现状及影响
  • 1篇现状及影响因...
  • 1篇现状及影响因...
  • 1篇民族
  • 1篇健康

机构

  • 4篇川北医学院
  • 1篇攀枝花市疾病...

作者

  • 4篇王玮
  • 2篇高晓凤
  • 2篇黄小梅
  • 1篇潘池梅
  • 1篇王燕
  • 1篇苟小英
  • 1篇伍凤莲
  • 1篇夏清清
  • 1篇黄晓梅
  • 1篇何丽

传媒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5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攀枝花市彝族汉族初中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移民城市攀枝花市彝族和汉族初中生网络成瘾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攀枝花市大河、民族中学的初中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个人情况、网络使用情况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963份,有效回收率96.3%。剔除非汉非彝族学生63人,实际分析人数为900人(男416人、女484人),其中汉族学生628人,彝族学生272人,平均年龄13.4岁。攀枝花市彝族、汉族初中生的上网率为83.7%,网络成瘾发生率为8.3%,其中汉族、彝族初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分别为8.6%、7.7%,彝族、汉族初中生的网络成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母亲文化程度高(OR=1.428)、在学校生活感觉不开心(OR=1.424)、与家人关系差(OR=1.810)、出现逆反心理(OR=2.636)、被恶意取笑(OR=1.920)及被开色情玩笑(OR=2.240)是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而女性(OR=0.412)和学习成绩好(OR=0.692)则是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结论初中生接触和使用网络较为普遍,网络成瘾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学校、老师、家长乃至社会应引起重视。
苟晓英黄小梅王玮高晓凤
三维直肠腔内超声和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诊断价值比较的Meta分析
背景:直肠癌(rectal cancer,RC)是全世界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现在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各种环境及遗传因素等的影响,直肠癌的发病趋于年轻化。在我国,大多数直肠癌被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故早发现...
王玮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直肠癌术前分期META分析
攀枝花市少数民族与汉族初中生健康相关行为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少数民族和汉族初中生健康相关行为。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攀枝花市两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中学组)》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932名初中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06名(占32.83%)、汉族学生626名(占67.17%)。56.97%的初中生每天锻炼时间<60min,偏食、常吃甜点和常吃油炸性食物的发生率分别为28.97%、18.88%、16.52%,汉族学生吃路边摊和偏食的情况多于少数民族学生(P<0.05)。少数民族学生不遵守交规、去没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1次、交往困难的报告率均高于汉族学生(P<0.05)。74.14%的初中生经常发生不良情绪,汉族学生易怒、敏感多疑的报告率高于少数民族学生(P<0.05)。初中生学习压力大、受欺辱、尝试离家出走的报告率分别为67.38%、54.94%、28.33%,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尝试吸烟及目前吸烟的报告率分别为13.95%、5.69%,尝试饮酒率、饮酒率分别高达52.15%、42.81%,在吸烟和饮酒方面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攀枝花市初中生中存在较为普遍的危害健康行为,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的健康危害行为有一定的差异性,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干预。
黄小梅王玮苟晓英高晓凤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族初中生健康相关行为
青春期儿童饮食行为及饮食心理调查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影响城乡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的心理及行为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南充市城乡共5所小学五、六年级1 8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乡学生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影响城市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不吃早餐(4.7%)、为减肥不吃主食(1.4%)、边吃饭边看电视(37.2%)及认为自己该减肥(32.2%)、体型不标准(偏胖:29.9%、偏瘦:21.6%)等;而影响农村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会为减肥不吃主食(3.2%)、零食代替主食的习惯(3.5%)、认为自己该减肥(18.8%)、体型不标准(偏胖:15.9%、偏瘦:24.8%)。结论行为及心理因素均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家长及老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王燕黄晓梅王玮何丽苟小英伍凤莲夏清清潘池梅
关键词:青春期儿童饮食心理饮食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