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艺琳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公路
  • 6篇高速公路
  • 5篇边坡
  • 4篇植物
  • 4篇植物群落
  • 4篇群落
  • 4篇公路边坡
  • 4篇高速公路边坡
  • 2篇植物群
  • 2篇土壤
  • 2篇人工植物群落
  • 1篇对植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特征
  • 1篇植物分布
  • 1篇桑树
  • 1篇生根粉
  • 1篇生根粉处理
  • 1篇生物信息
  • 1篇土壤化

机构

  • 7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

  • 7篇王艺琳
  • 6篇田国行
  • 3篇曹娓
  • 2篇雷雅凯
  • 1篇周鑫
  • 1篇李鹏飞
  • 1篇贺环宇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河南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速公路不同坡向边坡草本植物根系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为明确高速公路护坡草本植物在不同坡向下的根系特征。【方法】采用整株挖掘法对信(阳)南(阳)高速公路边坡常见草本植物根系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1)同一坡向不同草本植物根长、根径、根表面积和根干重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人工恢复草本高羊茅和白三叶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坡面入侵杂草根系特征之间差异性不显著,人工草本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基本都要高于坡面入侵杂草,且根径较入侵草本小;各坡向高羊茅、白三叶和蛇莓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表现为:阴坡>阳坡的分布规律,而艾草、问荆则表现不明显,且阳坡艾草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较阴坡都要大;不同护坡草本植物在坡向条件下的根径差异较小,多集中在0.6~1.5 mm左右;坡向对各草本植物根冠比也产生一定影响,阴坡立地上蛇莓根冠比最大,阳坡艾草和白三叶次之。(2)不同植物的自身生物学特性不同,在坡向影响下的根系特征也具有一定差异;5种草本植物中,艾草在阳坡生长较好,而高羊茅、白三叶、蛇莓适合生长在背阳坡阴湿生境中,问荆抗逆性强,在2种坡向上均可正常生长。【结论】综合考虑护坡草本植物根系特征及其生态效应,人工草本对高速公路边坡不良生境的适应和改造能力要强于部分入侵杂草。
贺环宇李鹏飞胡永歌王艺琳雷雅凯田国行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坡向草本植物根系特征
商登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恢复过程中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以商登高速公路航空港区段边坡的土壤和植被为研究对象,调查群落特征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群落动态变化特征,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同一路段4种具有代表性的群落综合评价得分的基础上,对其恢复现状进行比较,以期为高速公路边坡群落配置和养护提供理论依据.
徐恩凯陈延永胡永歌王艺琳田国行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物种
信南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化学性质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高速公路边坡多以开挖出来的贫瘠生土和破碎岩石堆积形成,土壤营养元素、有机质等普遍含量低,探索边坡植物分布与土壤化学性质的耦合关系,对于保证边坡植物成活率、提高景观生态效果具有理论实践意义。以沪陕高速信(信阳)-南(南阳)段为对象,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方法,冗余分析(RDA)探索不同土壤化学性质指标(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对边坡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据排序图显示的物种间相关性,可将9个物种分为种组Ⅰ(艾草、构树、扶芳藤)、种组Ⅱ(紫穗槐、高羊茅、白茅、荆条)和种组Ⅲ(黑麦草、燕麦)。土壤全磷和pH值对边坡植物分布具有显著影响(P<0.01),土壤全磷与种组Ⅰ、种组Ⅲ呈较强的正相关性,土壤pH值与种组Ⅱ呈较强的负相关性。种组Ⅰ适应分布在全风化岩生土路堤边坡上(试验段D),种组Ⅱ适应分布在全风化岩生土路堤边坡(试验段C)上,种组Ⅲ适应分布在填砂路堤边坡(试验段A)和亚黏土路堑边坡(试验段B)上。
胡永歌曹娓王艺琳王艺琳田国行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植物分布土壤化学性质
扶项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特征与稳定性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以生长8a的大广高速公路扶沟—项城段边坡植被(简称扶项高速)为研究对象,选择5种典型植物群落,进行群落稳定性测度,为营建高速公路可持续景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研获得植物群落和土壤数据,提取对植物群落稳定性影响较大的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生物量、土壤水分、土壤养分4项指标共计15个评价因子,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稳定性测度。[结果]黑麦草+白三叶+楝树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标、生物量指标和土壤水分指标最高,土壤养分指标最高的是鬼针草+黑麦草群落。5种植物群落稳定性排序为:黑麦草+白三叶+楝树群落>鬼针草+黑麦草群落>黑麦草+紫花苜蓿群落>鬼针草+黑麦草+艾草群落>小叶扶芳藤群落。[结论]通过对植物群落稳定性分析,得出楝树、黑麦草、白三叶、紫花苜蓿为扶项高速公路边坡可持续景观营建的首选植物,在植物配置时应丰富群落层次,推荐配置模式楝树/构树/椿树/刺槐+黑麦草+紫花苜蓿;楝树/构树/椿树/刺槐+紫穗槐+白三叶+黑麦草;楝树/构树/椿树/刺槐+紫穗槐+紫花苜蓿+黑麦草。
曹娓胡永歌陈冰王艺琳张亚光田国行
关键词:人工植物群落群落稳定性边坡
豫南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的群落分类及空间分布被引量:5
2017年
以豫南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8—10月统计的边坡样点植物群落及环境特征数据,采用MSCA法对样点群落进行分类,分析了10个群落配置类型及其适应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豫南高速公路边坡群落分布特征差异明显,群落间相似性系数普遍较低,是由其物种本身形成及其演化过程的历史因素与特殊生境下人为干扰或经营所决定。边坡植物群落根据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被划分为10种类型,其中Ⅱ、Ⅲ、Ⅳ、Ⅴ、Ⅶ、Ⅷ、Ⅸ分布在大别山生态区,Ⅹ分布在桐柏山生态区,Ⅰ、Ⅵ两区均有分布。群落组成结构主要受坡度、坡向、海拔的影响;Ⅱ、Ⅵ、Ⅶ、Ⅷ、Ⅸ、Ⅹ适应缓边坡,Ⅰ、Ⅲ、Ⅳ、Ⅴ适应陡边坡;Ⅰ、Ⅳ、Ⅴ、Ⅶ、Ⅷ、Ⅸ、Ⅹ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而Ⅱ、Ⅲ、Ⅵ多分布于阳坡;Ⅰ、Ⅵ海拔分布较为广泛,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群落海拔分布相对较局限。
胡永歌田国行王军柱王艺琳徐恩凯雷雅凯
关键词:高速公路植物群落
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耦合度——以信阳—南阳高速公路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高速公路人工植物群落与土壤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但多集中于边坡恢复初期,对于恢复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该研究以沪陕高速信(信阳)—南(南阳)段为研究路段,选取8种具有代表性的群落,使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耦合关系。结果显示阴坡群落的总体耦合效果比阳坡略好,8种植物群落中,有2个群落的耦合效果为"优",分别是阴坡紫穗槐+高羊茅群落和阳坡紫穗槐+蛇莓群落。含水量、全钾、土壤密度、全氮、pH值、全磷和有效钾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可以根据以上指标有针对性的对土壤进行改良。同时,通过对耦合效果好的群落结构分析,建议推广不同生活型的豆科植物并搭配多年生草本的植物配置模式。
曹娓王艺琳胡永歌徐恩凯杨航田国行
关键词:边坡人工植物群落土壤因子
桑树NAC基因家族鉴定与生根粉处理下表达模式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桑树NAC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并研究1000 mg·L^(-1)生根粉(ABT)处理对该基因产生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桑树NAC转录因子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川桑NAC基因家族进行基因鉴定,并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树、蛋白三级结构及互作关系,并选用‘果桑大十’作为试验材料,经ABT处理后,分析其4个时期(10、20、30、40 d)NAC基因家族的表达模式。【结果】桑树NAC基因家族共有92个成员,分为22个亚家族,亚家族成员广泛分布于细胞核,且具有相似的保守结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桑树NAC基因家族对激素具有较强的响应能力。蛋白三级结构显示同一亚家族的蛋白空间结构相似,且功能相同,这可能与其进化同源性有关。ABT处理后,NAC基因家族的表达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而MnNAC91、MnNAC67、MnNAC28在对照组(CK)中呈现较高的表达水平。【结论】NAC基因家族功能相对稳定,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无明显变化;ABT可促进NAC基因家族表达,尤其是MnNAC75、MnNAC104、MnNAC7、MnNAC30、MnNAC101、MnNAC83、MnNAC10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并与拟南芥的结构功能相似,推测对抗干旱胁迫有一定作用。
王艺琳豆浩邓鹏周鑫权金娥
关键词:桑树生物信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