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艳芳
- 作品数:1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喀斯特山原红壤退化过程中土壤表层团聚体变化规律被引量:14
- 2015年
- 山原红壤是古气候影响下残存于高原面的古红土,近年来退化严重。为认识山原红壤的退化机理及效应,以滇东喀斯特典型山原红壤发育地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4种不同覆被条件下0~20 cm土壤表层团聚体的特征。结果表明:从草地→灌丛→松林→红裸土,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C)和平均重量直径(MWD)逐渐减少,分形维数(FD)显著增大;团聚体破坏率(PAD0.25)则表现为松林〈草地〈灌丛〈红裸土。山原红壤从有植被到无植被(红裸土)退化过程中,表层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和其他物理性质劣化,抗水蚀能力变弱,有机质含量减少;草地、灌丛、松林之间的土壤团聚体特征变化不明显,尚不能准确反映植被间的退化过程。研究还表明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指标(WSAC、MWD)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孔隙度、通气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质对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和其他物理性质具有促进作用,植被的保育是改善山原红壤结构状况的关键。
- 张磊王嘉学刘保强肖梦景程艳芳许路艳
- 关键词:团聚体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