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地质图是深空探测的重要成果表达形式,也是行星矿产资源调查与储量估算的基础数据。虽然各个国家对行星开展了大量的探测活动,但关于行星地质制图方面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制图成果集中在20世纪,并且各国的行星地质制图标准有较大差异。本文研究梳理了行星地质制图的发展历史和各国现有的行星地质制图体系。目前美国有较为完善的行星地质图制图体系,欧洲航天局ESA (European Space Agency)在美国绘图体系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非标准制图产品。中国也在逐渐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图标准。未来,随着不断获取高质量的探测数据,中国将会形成更为完善的行星制图体系。
国际月球科研站ILRS (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的建立是中国顺应当前形势的重要太空战略部署。为研究基于多源数据的形貌分析在ILRS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本研究将“ILRS计划”分为选址和科考阶段,分析ILRS选址阶段需考虑的约束条件,简述正射影像、月表地形、微波辐射计、多/高光谱成像、测月雷达、伽马射线等多源数据在选址阶段的应用,利用嫦娥二号DOM、DEM、LRO Diviner辐射计、LOLA激光高度计以及地质制图等多源数据对月球南极地形特征、温度条件、光照条件、对地能见度和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在ILRS选址阶段应考虑的诸多因素和适合着陆选址的区域特点,并以Amundsen区域为例,选择了3个候选着陆点。最后,以Shackleton、Shoemaker、de Gerlache和Amundsen撞击坑为代表,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结果为ILRS科考阶段巡视路线的规划、水冰探测的分析、观测基站的设立提供参考。综上,本研究基于多源数据的形貌分析结果对ILRS的选址和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