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贵斌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浓度
  • 1篇用药
  • 1篇用药研究
  • 1篇人偏肺病毒
  • 1篇人偏肺病毒感...
  • 1篇肾损
  • 1篇肾损伤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偏肺病毒
  • 1篇偏肺病毒感染
  • 1篇中性粒细胞
  • 1篇住院
  • 1篇住院儿童
  • 1篇细胞
  • 1篇粒细胞

机构

  • 3篇黄石市中心医...
  • 1篇湖北理工学院

作者

  • 3篇尹贵斌
  • 1篇曹雄彬
  • 1篇胡芳
  • 1篇朱中梁
  • 1篇汪宏良
  • 1篇尚小玲

传媒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湖北理工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预测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不良结局
2024年
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文章研究了脓毒血症患者3天内免疫细胞计数(ICCs)变化与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持续时间和死亡风险的关系。回顾性研究了166例脓毒症患者,记录入院后第1、2、3天(D1、D2、D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计数,并对短暂性AKI和持续性AKI、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发现持续性AKI组第3天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较高(P=0.007),持续性AKI组或死亡组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第2天显著低于第1天(P=0.013、P=0.004),第3天显著低于第1天(P<0.00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NC(D3/D2)(OR=2.39,95%CI:1.03~5.53,P=0.042)是持续性AKI的独立危险因素,ALC(D3/D1)是持续性AKI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3,95%CI:0.09~2.01,P=0.036;OR=0.09,95%CI:0.01~0.90,P=0.041)。ROC曲线显示持续性AKI组的ANC(D3/D2)曲线下面积AUC为0.763,死亡组的ALC(D3/D1)曲线下面积AUC为0.778。脓毒症患者早期外周血ICCs的动态改变与短暂性和持续性AKI以及死亡相关。
高超杜黎黎尹贵斌王国洲胡芳
关键词:脓毒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急性肾损伤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血药浓度相关性及个体化用药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并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48例,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48例患者的CYP2C19基因分型,同时给予丙戊酸治疗,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CYP2C19基因型的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其中148例癫痫患者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2位点的AA基因型服药2、4、8h后丙戊酸血药浓度水平显著高于CYP2C19*2位点G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3位点AA基因型服药8h后丙戊酸血药浓度水平显著高于8h后丙戊酸血药浓度水平CYP2C19*3位点G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因型丙戊酸血药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的CYP2C19基因具有多态性,且与服用丙戊酸治疗的癫痫患者血液浓度具有相关性。因此,在采用丙戊酸治疗癫痫患者时,可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分型,以指导癫痫患者的临床个体化治疗。
朱中梁汪宏良曹雄彬尹贵斌
关键词:CYP2C19基因多态性丙戊酸
黄石地区住院儿童人偏肺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黄石地区住院儿童人偏肺病毒(HM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36例HMP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病原菌感染类型和数量分为单纯HMPV感染组、混合病毒感染组和合并细菌感染组。比较各组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在236例HMPV感染患儿中,单纯HMPV感染143例(单纯HMPV感染组),占60.59%(143/236);合并其他病毒感染46例(混合病毒感染组),占19.49%;合并细菌感染47例(合并细菌感染组),占19.92%(47/236)。>1~3岁患儿HMPV感染数量最多,占55.51%(131/236)。合并细菌感染组喘息及肺炎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单纯HMPV感染组和混合病毒感染组(P<0.05)。合并细菌感染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及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高于单纯HMPV感染组和混合病毒感染组(P<0.05)。HMPV感染构成比春季[61.44%(145/236)]显著高于冬季[25.00%(59/236)]、夏季[9.32%(22/236)]和秋季[4.24%(10/236)]。结论HMPV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HMPV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可能增加儿童罹患肺炎的风险,>1~3岁患儿HMPV感染数量最多,春季是HMPV感染的高峰期。
杜黎黎尚小玲高超尹贵斌
关键词:儿童人偏肺病毒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