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江
- 作品数:4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一种基于主动段激励的高精度惯导航向误差在线估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段激励的高精度惯导航向误差在线估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双支路导航解算初始化与迭代更新;双支路导航误差在线估计;航向误差有效性判断;航向误差反馈校正。本发明适用于大过载、长航程应用背景的高精度...
- 梅春波杨鹏翔朱启举刘明喜谭鹏立张茹卢宝峰樊振辉周易成孙铭垚李延宁常江
- 一种火箭弹弹性振动频率在线辨识与抑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弹弹性振动频率在线辨识与抑制方法,首先利用滑动窗口傅里叶变换对速率陀螺或加速度计输出的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在关注的频带范围内实时辨识出弹性振动的频率;然后根据辨识结果针对性调整陷波滤波器的参数,使得陷波...
- 邓海鹏苗昊春栗金平杨树兴高登巍杨云刚宋宇航潘瑞张宝刘梦焱马季容常江程冬卢莺韩琰戴存喜
- 适应图像导引头的制导弹药带落角约束制导信息提取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图像导引头的制导弹药带落角约束制导信息提取方法,属于制导控制领域。本发明通过深入分析图像导引头对视线角、视线角速度的定义及其与常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创新性的对现有制导信息提取方法进行改进,有效保证了...
- 潘瑞杨树兴栗金平苗昊春常江邓海鹏程冬卢莺董韬王晨
- 不确定条件下二次起爆云爆弹云爆剂抛撒高度的确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不确定条件下二次起爆云爆弹云爆剂抛撒高度的确定方法,在不确定抛撒时刻弹体速度条件下,通过引入弹体速度对云团形态的影响,根据弹上实时的速度、姿态信息和近炸探测高度,得到了适应更高速度范围的二次起爆云爆弹云爆剂抛...
- 王鹏白风科杨靖杨波陈胜政杨树兴邱瑞宏司忍辉武文斌张建军王怡然张永励娄江方莉朱萌白亮常江党明利李庚叶锦函
- 文献传递
- 一种非奇异多约束弹道快速优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奇异多约束弹道快速优化方法,首先根据已有的发射系下的超远程弹道动力学方程,得到考虑地球引力摄动,附加哥式惯性力、离心惯性力、高空风等长时作用力的影响;其次姿态矩阵将体坐标系和发射系变量转换到速度系下,得...
- 刘钧圣苗昊春高登巍栗金平邓海鹏李琪常江潘瑞范中平张一杰张哲明李雅君张梦典张建松李昊远杜运理
- 一种基于能量降阶预测模型的火箭弹滑翔弹道重规划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降阶预测模型的火箭弹滑翔弹道重规划方法,首先构建质点弹道能量降阶预测模型与攻角序列;然后考虑过载与攻角限幅约束,结合质点弹道能量降阶预测模型与攻角序列进行弹道数值积分,预测终端弹道倾角、射程与高度...
- 李昊远苗昊春常江刘明喜牛智奇栗金平郭永翔刘梦焱张健松王姣程思敏王磊王兴平
- 一种自适应多攻击角约束末制导方法
- 2021年
- 针对四代火力打击体系对导弹在终端以特定纵、侧向攻击角命中目标以发挥最大毁伤效能的需求,研究了一种实现终端位置及纵、侧向多攻击角约束的自适应非线性末制导方法。建立弹道坐标系中的三自由度运动模型,给出了比例导引形式下可实现期望约束的导引系数选取原则及计算模型,并设计了导弹纵、侧向协同末制导逻辑,最后考虑到非理想跟踪等不确定因素,推导给出了可提高终端攻击角精确性的纵、侧向导引系数闭环非线性自适应方法。多初始状态标称仿真及不确定性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末制导方法在命中目标的前提下可有效实现终端纵、侧向多攻击角约束。
- 常江马清华苗昊春王根栗金平
- 关键词:末制导
- 垂直发射制导火箭姿态倾倒判定与姿控增稳控制设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发射制导火箭姿态倾倒判定与姿控增稳控制设计方法,首先根据火箭姿态动力学方程构造二次型Lyapunov函数,考虑动力学中的参数不确定性,通过SOS优化算法计算二次型Lyapunov函数及其水平集,确定火...
- 高登巍栗金平刘钧圣杨树兴苗昊春邓海鹏李雅君潘瑞常江张梦典张哲铭张一杰魏琪王智毅司忍辉宋宇航李瑶
- 一种在线再入侧向制导方法被引量:1
- 2016年
- 侧向制导是飞行器再入制导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侧向制导方法不能对倾侧角反转次数进行在线优化,往往会给再入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带来沉重负担。为此,利用伪谱法可在线快速求解优化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伪谱法的在线再入侧向制导方法,并结合纵向预测校正制导法进行再入制导解算以缩减优化规模。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制导精度的前提下,所提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倾侧角反转次数。
- 常江马清华王根罗建军
- 关键词:再入飞行器预测校正伪谱法
- 一种考虑攻角延时约束的飞行器自适应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攻角延时约束的飞行器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建立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引入一种新型状态转换函数对模型进行变换,将攻角延时约束控制问题转化为新状态的稳定控制问题;最后针对变换后的模型设计基于神经网络...
- 李雅君栗金平苗昊春常江潘瑞邓海鹏皇甫逸伦闫雨谭刘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