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军
- 作品数:3 被引量:64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河三门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甘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异甘草素对脑缺血再灌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异甘草素(0、10、20、40、80μmol/L)干预小鼠神经干细胞C17.2,进行神经干细胞成球实验,比较细胞成球数;144只大鼠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24只,分别为: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低、中、高剂量异甘草素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药物干预14 d,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HE染色检测脑部病理损伤,采用神经功能评分(NDS)系统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流式细胞术和TUNEL法染色分别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表达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Notch1、Notch受体细胞内结合域1(NICD1)和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另设高剂量异甘草素治疗+DAPT(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组6只,采用上述相同方法检测。结果异甘草素剂量分别为40、80μmol·L-1时,C17.2细胞成球数显著增加(P<0.05);经中、高剂量异甘草素干预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少,神经损伤评分(NDS)评分降低,脑含水量均降低,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IL-1β、TNF-α、MDA水平降低,IL-10、SOD、GSH水平升高,中、高剂量异甘草素组Notch1、NICD1、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比较均上调,且高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而加入DAPT能够逆转高剂量异甘草素的上述作用。结论异甘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otch信号通路相关。
- 刘成常丽莉王强陈丽薇祁亚伟张世军
- 关键词:异甘草素脑缺血再灌注NOTCH信号通路神经细胞凋亡
-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行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 张乐平李彩莲孙燕慧李云张世军
- 关键词:知信行模式康复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
-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与感染预防研究被引量:54
- 2016年
-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以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医院接受微创穿刺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式调查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手术过程中首次出血清除量及微创穿刺针数对患者颅内感染率的影响,分析诱发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病原菌类型;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手术过程中首次出血清除量越多,穿刺针数越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概率越小;36例微创穿刺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年龄>60岁、脑脊液漏、留置引流时间>3d、引流管污染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株占52.38%,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6株占38.10%,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真菌仅有4株占9.52%,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临床治疗时,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应全面综合治疗,以降低感染率。
- 樊旭辉杨波杨明明李景刚张世军
- 关键词:微创穿刺高血压脑出血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