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立民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文化
  • 2篇法治
  • 1篇职业伦理
  • 1篇中国农民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团结
  • 1篇社会学
  • 1篇涂尔干
  • 1篇团结
  • 1篇农民
  • 1篇威权
  • 1篇维度
  • 1篇文化过程
  • 1篇文化社会
  • 1篇文化社会学
  • 1篇文化维度
  • 1篇价值观
  • 1篇工具箱
  • 1篇法律
  • 1篇法律权威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周立民
  • 1篇周怡

传媒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合肥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农民的观念差异与基层政府信任被引量:12
2015年
政府信任尤其是基层政府信任,历来是直接关乎民生、关乎社会和谐的重要砝码。本文利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信用制度研究"和复旦大学"现代社会信任模式与机制研究"课题组的合作调查数据,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从信任观、威权观和法治意识三个方面考察中国农民的观念差异与基层政府信任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这三种观念对农民的政府信任都具有显著影响。具体的研究结论为:持有"家本位-特殊信任"取向而较少一般信任观的人具有较低的基层政府信任;作为中国农民心灵深处的威权依附文化,对维持和提升基层政府信任起着强力增进作用;随市场推进而逐步形成的农民法治意识已经实际影响着基层政府信任,它将成为国家建设、重塑政府信任必须认真考虑的文化因素。
周怡周立民
关键词:法治意识
中国法治文化的基本进程与建设策略被引量:2
2016年
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障。法治建设必须有其相应的文化支撑。然而,文化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和精神理念,更体现为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行动倾向。如果说现代化是个体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的双重变迁过程,则可以从法律价值观转型和法律行动转型两个方面去考察中国法治的文化进程,并思考建设法治文化的策略或方案。本文的基本结论为:中国民众在价值观上基本已经转向一种现代法律价值观,但在行动层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还较为明显。必须通过开展普法教育和充分利用媒体等措施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周立民
关键词:法治文化价值观工具箱法律权威文化过程
涂尔干社会理论的文化维度及其方法论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20世纪80年代起,文化社会学快速兴起并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之一。然而,国内的文化社会学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介绍相应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回顾涂尔干相关重要作品的基础上,对涂尔干社会理论中的文化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并阐述其对社会学研究所带来的方法论影响,从而间接地勾勒出文化社会学的简要发展脉络。
周立民
关键词:文化社会学社会团结职业伦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