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娜
-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灭幼脲对萧氏松茎象成虫取食、繁殖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用1000,2000,3000倍灭幼脲水溶液处理的湿地松枝条饲养萧氏松茎象成虫,结果表明:灭幼脲对萧氏松茎象卵的孵化率影响有显著差异,1000倍液对卵的孵化抑制率最大,为81%;对成虫产卵量和取食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用1000倍液处理的枝条分别饲养成虫5,15,30d后改用无药枝条饲养,对成虫产卵前期、产卵量、历期和卵的孵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并初步推断,灭幼脲在成虫体内存留10—15d。
- 唐艳龙温小遂施明清王丽娜张霞
-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灭幼脲取食繁殖
- 白僵菌孢子不同浓度对萧氏松茎象成虫的毒力差异被引量:1
- 2009年
- 应用白僵菌在1×105个孢子/ml、1×106个孢子/ml、1×107个孢子/ml、1×108个孢子/ml和1×109个孢子/ml5个不同浓度对萧氏松茎象成虫进行毒力测定。其中以109个孢子/ml毒力最强,接种20d后,平均校正死亡率达100%,白僵率达95%,对萧氏松茎象成虫的致死和白僵速度最快,其LT50分别为8.39d和9.52d,108个孢子/ml次之,分别为9.30d和11.20d。各浓度对萧氏松茎象成虫的致死率和白僵率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时间,致死率和白僵率均随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虽然109个孢子/ml和108个孢子/ml毒力强,但所需孢子量大,不适合应用于生产实践;107个孢子/ml毒力也很强,所需孢子量适中,因此较适合在生产实践推广应用。
- 曾红高杨亮王小峰王丽娜唐艳龙温小遂
-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白僵菌毒力
- 萧氏松茎象流脂点与虫口密度的关系被引量:2
- 2008年
- 对江西省萧氏松茎象发生区104块标准地调查和分析后得出被害寄主上萧氏松茎象流脂点与虫口密度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y=0.452 4x1.012 1来描述。
- 唐艳龙温小遂王丽娜杨清培何小龙余林
-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虫口密度数学模型
- 萧氏松茎象发生与湿地松林地枯落物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被引量:3
- 2010年
- 对萧氏松茎象不同危害程度湿地松林地的枯落物及土壤物理性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及腐殖质层厚度对萧氏松茎象危害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枯枝落叶干质量和土壤含水量,枯枝落叶含水率和吸水率影响最小,即枯落物及腐殖质层越厚,枯枝落叶越多,土壤湿度越大的林区,萧氏松茎象发生越重。单因素分析表明:枯落物及腐殖质层厚度、枯枝落叶干质量和土壤质量湿度与有虫株率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萧氏松茎象有虫株率火炬松和马尾松林发生林地明显低于湿地松发生林地。与不发生林地相比,发生林地的土壤更湿润,土壤的保水能力更好,孔隙度更高,石砾含量相对较低。
- 唐艳龙杨清培温小遂王丽娜何小龙余林
-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枯落物土壤性质湿地松
- 林分因子与萧氏松茎象危害程度的风险评估被引量:3
- 2007年
- 在江西44个湿地松林区设立调查点,对影响萧氏松茎象发生的16个林分因子进行调查,并应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萧氏松茎象危害程度(y)与林下植被盖度(X10)和枯腐层厚度(X17)呈显著正相关。依此,建立多元回归模型:y=-0.071 2+0.496 7X10+0.016 8X17。经检验,该模型正判率达80%。因此,可用该模型对萧氏松茎象危害程度进行风险评估。
- 彭龙慧许永青唐艳龙温小遂王丽娜
-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林分因子风险评估湿地松
- 萧氏松茎象致病性白僵菌培养基的筛选被引量:2
- 2007年
- 对萧氏松茎象致病性白僵菌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白僵菌各菌株在P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量明显大于其它培养基,感病率也明显低于PDA培养基,因此,PPDA是萧氏松茎象致病性白僵菌的最佳培养基。
- 王丽娜彭秀梅史东平唐艳龙温小遂何小龙
-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白僵菌培养基
- 白僵菌无纺布技术防治萧氏松茎象的前景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比较分析了萧氏松茎象和白僵菌的生物学特点,两者对温湿度的要求及其在林间的活跃期是一致的,而且白僵菌无纺布技术在防治钻蛀性害虫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因此,利用白僵菌无纺布技术防治萧氏松茎象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彭招兰周斌王丽娜唐艳龙温小遂钟阿勇
-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生物防治白僵菌
- 环割法模拟萧氏松茎象危害对湿地松幼树生长的影响
- 2010年
- 本文用环割法模拟萧氏松茎象危害幼树,连续观测幼树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模拟环割对湿地松树高生长的影响较大,环割90%相对生长百分率最小,仅有17%,显著小于对照的28%。对胸径和地径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环割90%的湿地松胸径和地径相对生长百分率最小,分别为22%和34%,小于对照的25%和43%。连续危害对湿地松生长影响更大。地径第1年的相对生长百分率平均达到了40%,第2年的约25%左右。树高第1年相对生长百分率平均大于16%,第2年的相对生长百分率不足10%。
- 张勇黄海云何高峰王丽娜唐艳龙温小遂
-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湿地松生长发育
- 虫道注药防治萧氏松茎象幼虫最佳时间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室内毒力试验表明:吡虫啉的致死时间最短,最短2分钟,平均5分钟,灭杀毙的致死时间最长。林间注药试验表明:7月保绿宁、吡虫啉对萧氏松茎象幼虫的致死率分别为73%、71.2%,明显好于8月。
- 廖许清熊建宏唐艳龙温小遂何小龙王丽娜
-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
- 萧氏松茎象致病性白僵菌无纺布菌条的制作及培养基的筛选被引量:2
- 2008年
- 分离培养采自安福县林间自然僵虫的白僵菌菌株,在液体和固体无纺布培养基上培养10d后的平均含孢量分别是1.09×108个·㎝-2和2.01×107个·㎝-2,前者是后者的5倍。其在液体和固体无纺布培养基上24h后的平均萌发率分别为75.10%和71.86%。表明液体无纺布培养基更优于固体。
- 刘继生肖斌王丽娜温小遂唐艳龙施明清
-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白僵菌培养基无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