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
- 作品数:7 被引量:2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 太湖底泥中多氯联苯的特征与环境效应被引量:37
- 2004年
- 分析了太湖底泥中6种PCB同系物(PCB28、52、101、138、153、180),其中含量最高的为PCB52,平均为0.983ng/g,最低为PCB138,平均为0.104ng/g。表层底泥中,检出率最高的为PCB101,达100%,最低为PCB180,只有58.3%。太湖底泥的多氯联苯含量与底泥中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几乎不相关,表明大气沉降可能是多氯联苯的重要来源。根据沉积物有关风险评价标准,太湖底泥测定的PCB总量尚未达到毒性评价的低值。尽管底泥中PCBs含量不高,但在底栖生物中可以富集,并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因而其潜在的危害性仍不容忽视。
- 袁旭音王禹孙成许乃政陈骏
- 关键词:太湖底泥多氯联苯环境效应食物链
-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及其毒性评估被引量:42
- 2004年
- 通过有机萃取和色质联用分析太湖沉积物中15个多环芳烃,其中12个被检出,包括5种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PAHs代表物.分析结果表明,太湖北部的多环芳烃总量明显高于中部和南部,低分子量多环芳烃与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含量差别不大,但在地域上比例有所变化;根据荧蒽/芘(Fl/Py)的比值统计,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燃烧,部分为煤和木材的燃烧形成.基于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环境质量标准,在9种同系物中有3种超过毒性风险效应低值,但都小于毒性风险效应中值,因此太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环境毒性相对较低.太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不均匀分布也反映了沿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
- 袁旭音李阿梅王禹孙成
- 关键词:多环芳烃太湖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标准检出世界卫生组织
- 南京市交通干道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被引量:26
- 2003年
- 使用Tenax管在常温下富集采样 ,研究了南京市交通干道大气环境中苯系物的污染状况和季节变化规律 ,监测过程历时 1年。同时在中山陵设点采样 ,以作背景研究。经过GC/MS联用仪分析测定 ,共检出 14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 ,其中含量较高的是苯系物。结合获得的大气中苯系物的比值以及采样点的周围环境 ,对苯系物进行源分析 ,表明苯系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 ,其污染程度与气候变化有关。
- 苗欣孙成王禹薛光璞杭维琦
- 关键词:交通干道大气环境挥发性有机物苯系物汽车尾气
- 环境样品中部分污染物的分析研究
- 该文着重研究这一类化合物在部分环境中的残留.该研究对上海巴斯夫工业生产区内的土壤和地下水样品内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进行了测定,发现相对其他类型区域而言,工业生产区周围环境因素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水平比较高,并且由于...
- 王禹
-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汞地下水沉积物
- 文献传递
- 有机磷类杀螺增效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被引量:2
- 2001年
- 通过测定16个有机磷类杀螺增效剂在安徽省宿县土壤中的有机碳吸附系数(KOC),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环境行为;并用碎片分子连接性指数(FMCIs)和线性溶剂化能参数(LSERs)结构描述符,与土壤有机碳吸附系数之间进行了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分析.所得到的两组预测方程,可用于该类化合物的生态风险评价.
- 王禹董玉瑛王晓栋姚书春孙成王连生
- 关键词:有机磷类分子连接性指数
- 香港近海沉积物中汞残留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研究是测定了从 2 0 0 0~ 2 0 0 1年 ,对香港近海 16个采样点所采集的沉积物中残留汞的含量。通过沉积物中汞含量对香港近海的汞污染分布状况进行研究。测量的结果中 ,沉积物中汞含量的范围是 (45 7~ 384 4ng g ,干重 )。
- 高婕王禹孙成张必颖苗欣
- 关键词:沉积物残留量汞环境污染溶解度
- 太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估被引量:146
- 2003年
- 分析了太湖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情况 ,发现DDT及其代谢产物、HCH的异构体、艾氏剂、狄氏剂、六氯苯、七氯等在几乎所有的样品中均被检出 .其中 β HCH、p ,p’ DDE和六氯苯的残留水平最高 ,平均值分别达到6 5 72ng/ g、1 4 3 2ng/ g和 2 1 5 8ng/ g(干重 ) ,沉积物的HCHs含量明显高于DDTs .有机氯农药的主要来源为地表径流入湖、大气沉降和工业污水排放 .数据表明太湖沉积物的HCHs、DDTs比报道的中国江河沉积物高 ,但低于海湾沉积物 .根据海洋风险评估值进行对比 。
- 袁旭音王禹陈骏孙成许乃政
- 关键词:太湖沉积物有机氯农药风险评估湖泊污染农药残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