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丽娜

作品数:14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毒性
  • 4篇细胞
  • 2篇抗疟
  • 2篇减毒
  • 2篇给药
  • 1篇代谢
  • 1篇丹参
  • 1篇丹参素
  • 1篇丹参有效成分
  • 1篇丹酚酸
  • 1篇丹酚酸A
  • 1篇丹酚酸B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代谢
  • 1篇调脂
  • 1篇调脂方
  • 1篇毒理
  • 1篇毒理研究
  • 1篇毒效
  • 1篇毒性比较

机构

  • 1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马丽娜
  • 13篇叶祖光
  • 10篇张广平
  • 6篇杨依霏
  • 5篇侯红平
  • 4篇苏萍
  • 3篇曹俊岭
  • 2篇代宝强
  • 2篇李健
  • 2篇李思迪
  • 1篇李春
  • 1篇顾媛媛
  • 1篇张保献
  • 1篇杜江
  • 1篇臧琛
  • 1篇盛益华
  • 1篇赵薇
  • 1篇何婷
  • 1篇李健
  • 1篇杨红

传媒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类复方制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溶血素测定实验、碳廓清实验来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免疫低下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调节作用。结果:在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中,口服20g、10g、5g生药/kg/d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显著增加免疫低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且小鼠脾体比和胸腺体比显著升高;在溶血素测定实验中口服20g、10g、5g生药/kg/d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升高免疫低下小鼠抗体生成能力;在碳廓清实验中,口服5g生药/kg/d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指数。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能力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杨依霏马丽娜张广平苏萍马梦叶祖光
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基于“因毒为能”思想的有毒中药常山毒效转化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基于“因毒为能”思想,分析常山抗疟活性成分常山碱及其衍生物的知识图谱,为其毒效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93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18日核心集检索,导出相关中英文文献,使用CiteSpace、VOSviewer、Excel软件对中英文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国家、被引频次、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35篇,其中中文137篇,英文98篇。常山碱及常山酮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共有18个国家对常山碱及常山酮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研究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以色列、美国、日本。中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11篇),英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Volcan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17篇)。被引频次前10次的中英文文献研究方向为常山碱及常山酮的药理活性、合成等。结论常山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中英文关键词共现、聚类显示常山碱及常山酮药理活性、毒性、结构修饰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对常山碱及其衍生物的抗疟机制、致吐机制及配伍减毒机制的深入研究是未来的重点研究趋势。
马丽娜马丽娜郑长辉孙颖赵旭曹俊岭肖小河
关键词:药理活性毒性结构修饰CITESPACE
斑马鱼幼鱼常山碱盐静脉注射给药和水溶液暴露给药毒性比较
2024年
目的对比分析常山碱盐(DAS)iv给药和水溶液暴露给药毒性的区别。方法①将受精后2 d(2 dpf)发育良好的斑马鱼幼鱼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无任何处理)、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iv)和DAS组(0.125,0.25,0.50,1.00和2.00 mg·kg^(-1),iv),给药后连续观察3 d,以斑马鱼心率为0确定死亡,计算死亡率、最大非致死剂量(MNLD)和10%致死剂量(LD_(10))。给药后4 h,体视显微镜观察0.50和2.00 mg·kg^(-1)组斑马鱼静脉窦淤血、心包水肿及心率和血流变慢情况,并计算其发生率。斑马鱼iv给予DAS 0.041,0.136,0.412和0.452 mg·kg^(-1),给药后连续3 d体视显微镜观察并计算斑马鱼幼鱼发育畸形表型,包括心包水肿、心率异常、血流变慢、循环缺失、眼睛异常、脑部畸形、下颌异常、肝缺失/变性、卵黄囊吸收延迟、肠腔异常、身体着色异常、身体水肿、躯干/尾/脊索弯曲和肌肉变性等发生率。②斑马鱼幼鱼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AS水溶液暴露(2.5,5.0,10.0,25.0,50.0,75.0和100.0 mg·L^(-1))组,连续暴露并观察3 d,计算死亡率、LD10和MNLD。斑马鱼暴露于DAS 0.32,1.06,3.20和11.00 mg·L^(-1)水溶液,连续暴露3 d,体视显微镜观察斑马鱼幼鱼发育畸形表型,并计算其发生率。结果①斑马鱼幼鱼iv给予DAS的MNLD和LD10分别为0.412和0.452 mg·kg^(-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iv给予DAS 4 h后0.50和2.00 mg·kg^(-1)组斑马鱼静脉窦淤血、心率减慢和心包水肿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P<0.01),2.00 mg·kg^(-1)组血流变慢发生率亦显著增加(P<0.01);DAS 0.041,0.136,0.412和0.452 mg·kg^(-1)组斑马鱼卵黄囊吸收延迟率显著增加(P<0.05,P<0.01),0.452 mg·kg^(-1)组斑马鱼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且死亡斑马鱼具有心包水肿现象。②斑马鱼DAS水溶液暴露的MNLD和LD10分别为3.20和11.00 mg·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20和11.00 mg·L^(-1)组斑马鱼心率减慢和血流变慢发生率均明显增加(P<0.01),1.06,3.20和11.00 mg·L^(
胡晓祯马丽娜马丽娜郭媛媛叶祖光叶祖光
关键词:斑马鱼静脉注射毒性评价
抗疟中药常山及其有效成分常山碱毒理研究进展
常山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febrifugaLour.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寒,功能截疟、祛痰,传统临床常用于治疗寒热往来之间日疟、恶性疟、新旧疟等各种疟疾及老痰积饮等症。常山抗疟有效成分常山碱的发现,是以张昌...
马丽娜张广平叶祖光
关键词:毒理研究
文献传递
常用呕吐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9年
呕吐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证,长期剧烈的呕吐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给予止吐药进行干预。传统中医药治疗呕吐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系统协同拮抗的优点,但是由于其药效物质基础不清,作用机制不明,亟需采用国际公认的呕吐模型系统评价其呕吐特点、阐明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因此,该文系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几种呕吐动物模型,并结合笔者的实验体会,重点介绍了大、小鼠异食癖模型,以供相关科研人员参考。其中雪貂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理想的呕吐动物模型,是评价镇吐药物作用的金标准;钱鼠是目前具有与人相似呕吐现象的体质量最小的哺乳动物呕吐模型;啮齿类动物虽然没有呕吐反射,但是研究证明其异食行为等同于其他种属动物的呕吐行为,因其动物易得、操作方便,目前已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广应用;贵州小型猪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可用于呕吐的中型哺乳动物模型,具有与人解剖结构相似且呕吐反应敏感的特性,值得推广应用。总之,不同呕吐模型各有特点,研究时需根据实验目的和样品情况优化选择。
马丽娜李健李健
关键词:水貂小型猪
黄药子水提物对小鼠肝毒性及其线粒体ATP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抗氧化机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黄药子水提物(WED)对小鼠肝毒性,以及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雄性ICR小鼠分别ig给予WED 19.6,28.0和40.0 g·kg^(-1)连续给药14 d,检测肝系数,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肝组织中ATP、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总SOD酶活性;同时,检测肝组织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和Mn2+-SOD酶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WED 28.0和40.0 g·kg^(-1)组小鼠肝系数升高(P<0.01),WED 40.0 g·kg^(-1)组小鼠血清中ALP,GPT和GOT活性增加(P<0.05),WED 19.6,28.0和40.0 g·kg^(-1)组小鼠肝组织ATP含量降低(P<0.01),MDA和ROS含量升高(P<0.05);WED 40.0 g·kg^(-1)组肝线粒体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降低(P<0.05),Mn2+-SOD酶活性升高(P<0.05)。结论WED引起小鼠肝损伤的机制与ATP合成减弱、线粒体抗氧化损伤增强等相关,线粒体损伤可能是黄药子造成肝毒性的重要作用机制。
齐静侯红平张广平杨依霏马丽娜杨红叶祖光
关键词:黄药子肝毒性线粒体
常山碱盐灌胃给药抗疟药效及急性毒性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常山碱盐(dichroa alkali salt,DAS)抗疟药效及急性毒性作用,了解DAS作为抗疟药的成药性。方法:采用腹腔接种伯氏疟原虫制备鼠疟感染模型,进行体内抗疟药效评价(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 d),动态采集尾静脉血,涂片并吉姆萨染色,镜下观察疟疾小鼠疟原虫的转阴及复燃情况,计算转阴率和复燃率,并计算半数有效剂量(50%effective dose,ED50)。采用ICR小鼠对DAS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小鼠一般状态,腹泻及死亡情况,计算半数腹泻剂量(50%diarrhea dose,DD50)和半数致死剂量(50%lethal dose,LD50),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主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鼠疟体内实验发现,DAS在较低剂量即可使感染小鼠全部转阴,但不能有效抗复燃,ED50为0.6 mg·kg(-1),95%置信区间为0.5-0.7 mg·kg(-1)。小鼠急性毒性研究发现,给予DAS后,动物活动减少、行为倦怠,毛色无光、畏冷、进食、饮水欠佳,轻者腹泻、重者便血甚至死亡;DD50为7.9 mg·kg(-1),95%置信区间为6.3-10.0 mg·kg(-1),LD50为10.8 mg·kg(-1),95%置信区间为8.5-13.8 mg·kg(-1);大体解剖发现,给药组小鼠胃明显膨大,脾脏、盲肠萎缩,肠道内容物呈泔水样变化;HE染色发现不同剂量组肝脏、脾脏、胃和盲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组织学损伤。以DD50和LD50为指标,计算DAS的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分别为13.17,18.00。结论:DAS在较低剂量即可使感染疟原虫的模型小鼠全部转阴,但是毒性大,安全窗窄。
李健李健杜江马丽娜李春代宝强李春杨依霏李思迪
关键词:急性毒性
不同途径吸入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炎模型的优选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平行比较气管滴入、口咽吸入、经鼻滴入与雾化吸入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炎模型的病理变化,筛选最佳诱导大鼠急性肺炎的造模方法,并对其进行多指标验证。方法:气管滴入LPS组、口咽吸入LPS组、经鼻滴入LPS组、雾化吸入LPS组大鼠造模24h后,通过病理学观察各组肺组织炎症程度;雾化吸入LPS-I组,LPS-2组,LPS-3组依次造模24,16,8h后,采用无创气道动力学研究系统检测大鼠的肺功能,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BALF及肺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病理学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炎症程度。结果:与气管滴入、口咽吸入、经鼻滴入相比,雾化吸入LPS组大鼠肺部损伤程度一致,病理变化表现稳定,组内差异小。雾化吸入LPS多指标检测显示,与阴性组比较,造模后大鼠的呼吸频率(F),潮气量(TV),特殊气道阻力(sRaw)发生显著变化(P〈0.01,P〈0.05);大鼠雾化LPS后8h时白细胞计数(WBC)增加;16h时WBC明显增加(P〈0.05),嗜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开始增加(P〈0.01);24b时WBC数目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开始显著升高(P〈0.05);雾化吸入LPS后8h开始,BALF和组织中炎症阂子TNF-α及IL-6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雾化吸入LPS所致的大鼠肺部损伤程度一致,病理变化表现稳定,接近于临床急性肺炎的发展情况,有利于筛诜治疗角件肺餐的药物.
张亚平张广平苏萍杨依霏马梦马丽娜侯红平张钟秀李晗高云航宋玲宫平叶祖光
关键词:脂多糖雾化吸入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
丹参有效成分对TGF-β1诱导的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通过建立肺上皮间质转化的体外模型,筛选出对肺纤维化有抑制作用的丹参活性成分。方法:设立丹酚酸A(10,20,40,80,160μmol·L^-1)组,丹酚酸B(10,20,40,80,160μmol·L^-1)组,丹参素(10,20,40,80,160μmol·L^-1)组,丹参酮ⅡA(10,20,40,80,160μmol·L^-1)组及空白组作用于A549细胞,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法(MTS)检测这些有效成分对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以筛选出丹参有效成分的安全浓度。在安全浓度范围下,再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酚酸A组,丹酚酸B组,丹参素组及丹参酮ⅡA组,用MTS法检测丹参有效成分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丹参有效成分对纤连蛋白(FN),I型胶原(COL-Ⅰ)表达的影响。综合以上结果,筛选出抑制作用较好的丹参有效成分,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对细胞E-钙粘(E-Cad)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丹酚酸A 40μmol·L^-1,丹酚酸B 160μmol·L^-1,丹参素160μmol·L^-1对A549细胞具有毒性作用(P<0.05)。在无毒浓度范围下,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A 10,20μmol·L^-1,丹酚酸B 80μmol·L^-1在培养24 h后对TGF-β1诱导的肺上皮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培养72 h后,丹酚酸A 5,10,20μmol·L^-1,丹酚酸B 40,80μmol·L^-1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P<0.01)。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FN,COL-Ⅰ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A20μmol·L^-1,丹酚酸B 40,80μmol·L^-1对FN,COL-Ⅰ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E-Cad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A 20μmol·L^-1,丹酚酸B 80μmol·L^-1时,细胞E-Cad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丹酚酸A,丹酚酸B对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具有抑制作用,可能是治疗肺纤维化的有效成分。
李金莲张海静高云航侯红平李晗陈腾飞马丽娜叶祖光张广平
关键词: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素
双黄调脂方及其有效成分发挥降脂作用的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双黄调脂方的降脂作用,探讨其降脂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血脂康,0.6 g·kg^(-1))和双黄调脂高、低剂量组(22.5,7.5 g·kg^(-1)),观察双黄调脂方对Trtion-WR1339诱导的高血脂模型的影响。基于整体实验,体外实验观察了双黄调脂主要有效成分姜黄素、黄连素、葛根素对油酸(oleic acid,OA)诱导的HepG2细胞模型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HMG-CoA)还原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和脂蛋白脂酶(LPL)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降脂途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CHO和TG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双黄调脂方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的CHO,TG水平(P<0.05,P<0.01)。体外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CHO,TG和HMG-CoA还原酶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HDL-C,LDL-R,CYP7A1和LPL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高剂量组(10 mg·L^(-1))能显著升高模型细胞HDL-C,LDL-R和LPL含量(P<0.05,P<0.01),降低TG和HMG-CoA含量(P<0.05,P<0.01);黄连素高剂量组(40 mg·L^(-1))能显著升高模型细胞CHO,HDL-C,LDL-R和CYP7A1含量(P<0.05,P<0.01);葛根素高剂量组(300 mg·L^(-1))能显著升高模型细胞HDL-C,LDL-R,CYP7A1和LPL含量(P<0.05,P<0.01),降低CHO,TG和HMG-CoA含量(P<0.05,P<0.01)。结论:双黄调脂方可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逆转运(RCT)途径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途径、促进胆固醇转化以及促进甘油三酯降解等多个途径来发挥降脂作用。
玄瑛美张广平马丽娜苏萍侯红平杨依霏叶祖光
关键词:HEPG2细胞胆固醇代谢甘油三酯代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