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江西省上高县七宝山铅锌铁钴矿床成矿模式被引量:12
- 2011年
- 江西省上高县七宝山铅锌铁钴矿床为一个半隐伏矿床,矿体均产于高岽山背斜的北西翼F1逆掩断层的下盘。面积为0.33km2。矿化具一定分带性,矿体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分别赋存于棋子桥—佘田桥组、锡矿山组及黄龙组中。岩层和构造是该矿区金属工业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本矿区的热液作用,也是主要条件。矿床形成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在沉积成岩阶段中,成矿物质初始富集,局部矿体已成雏形。在后期改造阶段中,伴随印支、燕山运动,地温增高,地下热水循环作用加强,成矿元素经迁移,沿断层上侵,在有利空间,叠加富集、改造同生层状矿体或贫矿层。
- 王学平周建廷范爱春
- 关键词:成矿模式
- 江西省早三叠世旋回地层研究
- 2012年
- 通过江西省萍乐坳陷带西段下三叠统米级旋回层序的研究,发现本区下三叠统三级层序结构模式不同于Exxon提出的典型模式,而是"凝缩段+HST"的特殊沉积模式,为加深效应强于变浅效应的结果,并依此划分为4个三级旋回层序。同时发现,米级旋回层序与三级旋回层序有相似的沉积结构模式,其界面均为淹没不整合面,为快速海侵作用下的淹没事件的产物。向上两者均为逐渐变浅的沉积过程,说明沉积过程中存在着"相"的等级与层次。依据旋回层序的研究,本区乃至江西省早三叠世由晚古生代的陆表海进入陆缘海的地壳发展阶段。由于印支运动的强烈造山作用,致使早三叠世沉积层序总体表现为向上变浅的沉积特征。陆缘海的古地理环境随着早三叠世结束而终结。
- 王学平范爱春周真真
- 关键词:萍乐坳陷三级层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