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朋 作品数:13 被引量:61 H指数:4 供职机构: 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连云港市2016-2018年流感病原学监测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掌握连云港市流感发病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流感监测方案,每周从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对连云港市2016-2018年的流感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6—2018年连云港市共监测就诊病例894853例,ILI 87194例,ILI%为9.74%;各年ILI%平均值分别为11.38%、10.57%和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P<0.05);各年ILI年龄构成比顺位相同,由高到低分别是0~岁组(64.26%,69.16%,58.85%)、5~岁组(23.79%,22.12%,22.60%)、25~岁组(7.95%,5.64%,11.08%)、15~岁组(2.50%,1.76%,4.30%)和60~岁组(1.51%,1.32%,3.16%)。3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3661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598份,阳性率为16.33%。各年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1.91%(134/1125)、21.93%(323/1473)、13.26%(141/1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P<0.05)。其中,B(Yamagata)、季节性H3型、新甲型H1N1型、B(Victoria)、禽流感H7型分别占34.95%、24.75%、21.40%、18.56%和0.33%。结论2016-2018年连云港市秋冬季交替时连续出现流感流行高峰,流感病例以<15岁人群为主,应针对重点人群加强流感的监测方法与手段。 杨焕森 于翔翔 高玉朋 李莉关键词:流感病毒 流感监测 流感样病例 流行病学特征 2013—2014年连云港市流感病毒分离结果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2013—2014年度连云港市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连云港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鼻咽拭子标本,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13年4月—2014年3月共检测流感哨点医院ILI鼻咽拭子标本970份,分离到流感病毒44株,阳性分离率为4.54%,经分型鉴定新甲H1N1亚型35株(79.55%),A型H3亚型5株(11.36%),B型Yamagata亚型4株(9.10%)。结论 2013年流行的优势毒株为新甲H1N1亚型,2014年流行的优势毒株为B型Yamagata亚型,每年的3、4月份会出现流感亚型的转变。 于翔翔 杨焕森 高玉朋关键词:血凝抑制试验 连云港市流感流行期病毒分离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490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分离流感病毒49株,阳性分离率为10.00%;经分型鉴定,新甲H1N1亚型14株(占28.57%),A型H3亚型22株(占44.90%),B型Yamagata亚型13株(占26.53%)。结论:流感病毒分离率不高,今后应重视标本的采集质量、分离的及时性及标本的保存条件,提高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 于翔翔 高玉朋 毛艳敏 李莉 张学军关键词:流感病毒 阳性率 标本 连云港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HA1基因病原学特征研究 2021年 目的对连云港地区2018年—201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血凝素HA1基因特征及抗原变异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2018年—2019年连云港地区流感监测样本进行毒株分离,将分离到的6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用RT-PCR法对HA1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运用Lasergene软件包中MegAlign软件进行核苷酸以及氨基酸分析,用MEGA 6.0软件进行流感序列进化分析,并进行在线糖基化分析。结果6株连云港流感分离株与推荐疫苗株的HA1基因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8.5%~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8.9%~100%。基因树分析,6株新分离的流感病毒HA1基因分属不同的进化亚簇。进行氨基酸分析,6株HA1氨基酸序列均发生Sa区181(S→T),在Sb区202(S→T),在Cb区91(S→R)变异,1株在Sb区204(D→V)发生变异,2株在Ca2区155(H→Y)发生变异,但受体结合位点和糖基化位点的氨基酸均未发生。结论2018年—2019年在连云港地区人群中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推荐疫苗株相比,基因特征发生一定改变,需要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 于翔翔 杨焕森 高玉朋 毛柯 张春道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 HA1基因 2010-2018年连云港市531份市售动物性水产品致病微生物污染情况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市售动物性水产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情况,为相关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市售动物性水产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致病弧菌、诺如病毒、异尖线虫进行检测。结果 2010-2018年共检测531样本,总体检出率37.10%(197/531),年检出率4.35%~50.85%;动物性海产品、动物性淡水产品检出率分别是24.35%、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别动物性水产中蛙类污染最重44.44%(12/27),异尖线虫仅在鱼类检出,诺如病毒仅在双壳类检出;不同处理方式动物性水产冰鲜类检出率最高47.23%,冷冻类水产未检出;不同采样地点类型方面农贸市场检出率最高42.26%(172/407),零售加工店未检出。结论连云港市市售动物性水产品中致病弧菌、诺如病毒、异尖线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食品安全部门应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关注动物性海产品中异尖线虫的污染,同时冰鲜类、蛙类水产品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马会会 徐炜 李莉 高玉朋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诺如病毒 两例输入性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2021年 目的:对连云港市两例确诊新型冠状病(SARS-CoV-2)毒感染者的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核酸检测与病毒传染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连云港市收治的两例境外输入性新冠感染病例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核酸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在疾病初期诊断、治疗出院、出院后居家隔离、追踪观察过程中患者临床病例及其核酸检测结果。结果:两例患者自发病后核酸检测阳性天数明显不同,核酸检测Ct值随病程延长,数值明显升高。结论:两例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不同,排毒时间长短不同,这为新冠防控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于翔翔 杨焕森 毛柯 于其 高玉朋 朱晓露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MDCK细胞用于流感病毒分离培养的实验条件探索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建立流感病毒分离培养的MDCK细胞法,探索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采用MDCK细胞分别接种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鼻咽拭子标本29份,观察标本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细胞病变、血凝滴度。结果:分离流感病毒10株,分离率为34.5%,流感病毒接种细胞在34℃培养72 h后出现拉网、圆缩、脱落等现象。加入适量胰酶(约2μg/m l)可提高病毒滴度。结论:在本实验室初步建立了流感病毒分离培养的MDCK细胞法。 于翔翔 高玉朋 李莉 张学军关键词:流感病毒 MDCK细胞 血凝滴度 2009-2018年连云港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2009-2018年连云港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情况,为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整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连云港市2009-2018年手足口病病例信息;对采集的病例咽拭子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检测分型。结果 2009-2018年连云港市共累计报告60 236例手足口病例,年发病率在69.26/10万~179.73/10万之间。通过趋势卡方检验的分析方法发现发病率与发病年份存在线性趋势,Z=334.747,P<0.05,具体呈现为隔年爆发的波浪线趋势;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4-6月,次高峰在10-11月,83.33%报告病例集中在1~4岁。实验室检测3 685份,阳性率80.60%;病原型别EV-71型占53.97%,CoxA16占22.90%,其他肠道病毒占23.13%,重症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型为主,但近两年其他肠道病毒的比例有增高趋势。结论连云港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具有明显的时间、人群、地区特征,应针对散居、幼托及1岁组等重点人群开展EV-A71免疫接种及健教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肠道病毒占比有增高趋势,应加强其检测能力。 高玉朋 马会会 赵跃媛关键词:手足口病 病原 肠道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细胞培养法和鸡胚培养法在流感检测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本实验室已有的3种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的差异,以确定它们在不同情形下的适用方向。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细胞培养和鸡胚培养3种方法同时检测488份流感样病例(ILI)鼻咽拭子样本,计算出它们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细胞培养和鸡胚培养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16.80%、6.76%、3.07%;相对于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细胞培养的灵敏度为40.24%,特异度为100.00%,鸡胚培养的灵敏度为18.29%,特异度为100.00%;与细胞培养相比,鸡胚培养的灵敏度为45.45%,特异度为100.00%。结论3种方法在灵敏度方面差异很大,但在特异性上没有差异。由于实时荧光定量RT-PCR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并且检测速度快,适用于暴发疫情的应急检测;细胞培养和鸡胚培养作为经典的病毒分离方法,可以获得流感毒株,用来开展抗原性、基因特性和耐药性等深入研究。 于翔翔 杨焕森 高玉朋 李莉 张学军关键词:细胞培养 流感病毒 连云港市2010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检测与分析 2012年 目的对连云港市2010年手足口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了解手足口病的感染情况,分析检测结果,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对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肛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CoxA16)特异性核酸的检测。结果 475例患者标本中EV71阳性率27.8%(132例),CoxA16阳性率20.0%(95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7.8%(37例);全年的感染高峰是4~6月份,占全年的39.58%;发病年龄以低年龄组为主,0~3岁感染率为77.68%。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时间和年龄差异,连云港市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和CoxA16为主,重症病例的病原以EV71为主,荧光定量RT-PCR可快速诊断手足口病病原。 李莉 高玉朋 于翔翔关键词: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REAL TIME 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