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医学卫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修复兔关节软骨部分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修复兔关节软骨部分缺损。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兔,分离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制备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建立关节软骨部分缺损模型。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将BMSCs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修复软骨缺损;B组单纯用脱细胞软骨基质修复缺损;C组为软骨缺损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第4、8、12周处死动物,通过大体、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结果用Wakitani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结果移植手术后12周,A组形成透明软骨样组织,修复效果显著优于B组、C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可有效修复兔关节软骨部分缺损。
- 张志勇于光屹陶丹丹高岩李健方世宇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改良Wilson截骨术治疗外翻
- 2005年
- [目的]探讨微创改良Wilson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畸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2年以来运用进口微创动力设备及器械,施行微创改良Wilson截骨术83例,153足,其与传统手术不同点为:手术在0.5 cm切口下操作;截骨部位于跖骨颈部,截骨线与跖骨纵轴垂线的夹角为15~25°,超薄锯片厚0.36 mm,术后不用石膏外固定.[结果]随访69例,126足,随访6~31个月,平均19个月,优良率98.4%,外翻角(HVA)和第1、2跖骨间夹角(IMA)较手术前分别平均减少17.3°和4.8°.[结论]微创改良Wilson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愈合快,早期活动功能恢复早,适用于中度(足母)外翻.HVA<40°,IMA<16°者选择此手术为最佳.
- 王惠亭于光屹陈广滨方世宇孙琳谢振钧李健陈维钧
- 关键词:[足母]外翻WILSON截骨术传统手术石膏外固定动力设备
- 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Neer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NeerⅣ型肱骨外颈骨折50例,经1-2年随访,根据术后肩关节Neer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50例中优40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4%。[结论]Neer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应以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为好,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李健陈广滨谢振钧王惠亭
-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内固定
- 有限元法分析骶椎腰化的力学特征被引量:4
- 2022年
- 背景:骶椎腰化会导致脊柱节段发生变化,致使脊柱力学结构发生变化,容易引发脊柱病变。目的:分析骶椎腰化模型与正常骶椎模型的静力学区别。方法:通过CT数据基于逆向工程原理建立腰骶几何模型,实验组为骶椎腰化模型,对照组为正常骶椎模型,通过CT数据灰度值进行材料属性梯度赋予,建立韧带,在L_(4)椎体表面施加200 N的集中力模拟重力,同时在X轴正负向、Y轴正负向、Z轴正负向施加2 N·m的弯矩,模拟椎体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运动工况,分析模型应力分布、椎体偏转角度及椎间盘L_(5)与骶骨间的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①在6种工况加载下,实验组模型应力集中明显产生于S_(1)与S_(2)关节突接触位置,并且偏转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②从椎间盘应力云图分布可以看出,两组模型的应力分布区域接近,符合脊柱受力特性,但实验组椎间盘应力值明显均大于对照组,最大值2.480 MPa出现在实验组前屈工况下,实验组与对照组模型的椎间盘应力差值最大为1.7225 MPa;③结果表明,骶椎腰化整体结构不稳定,尤其是移行椎与骶椎连接位置应力集中更明显,影响到整个脊柱力线的稳定,进而导致脊柱疾病的发生。
- 李健李健关天民
- 关键词:骶椎腰化有限元CT图像逆向工程生物力学
- 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治疗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30只制成骨关节炎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造模后每天训练所有模型动物活动1 h,距离约400 mm,2周后向实验侧关节腔内注射0.5 mL生长抑素溶液(含生长抑素250μg)(实验组);向对照侧膝关节内注入盐水0.5 mL(对照组)。1次/周,连续4周。造模后笼中饲养,自由活动。造模后12周抽取实验动物关节液,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而后处死动物,取关节软骨及滑膜组织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可见软骨破坏减轻,滑膜炎症明显抑制,M ark ins评分明显降低(5.50±1.41 vs 7.80±1.25,P<0.05);关节液SOD活性明显增加(110.60±8.99 vs 69.20±7.48,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可使关节软骨损伤减轻,滑膜炎症得到控制,减轻关节液中SOD含量增加。
- 李健谢振钧孟鑫陈广滨陈鹏王惠亭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生长抑素超氧化物歧化酶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Artificial thigh bone,ATB)置换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ur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内...
- 李健温超李仕国李笑富李国治李舸
-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股骨粗隆间骨折关节置换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常见并发症。[方法]随诊86例交锁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患者,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2岁,车祸伤61例,跌伤18例,其他伤7例。统计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中,16例出现并发症,占18.67%。手术后并发症主要缘于损伤因素,手术指征的选择,手术操作技术及术后处理等。[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一些并发症可以被预防。
- 王惠亭于光屹陈广滨方世宇谢振钧李健
- 关键词: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并发症
- 观察生长抑素治疗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 2011年
- 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制成骨关节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造模后每天训练所有模型活动一小时,距离约40m左右,2w后向实验侧关节腔内注射0.5ml生长抑素溶液(含生长抑素250mg),作为实验组;向对照侧膝关节内注入盐水0.5ml,作为对照组。每周一次,连续4w。造模后笼中饲养,任其自由活动。于造模后12w抽取实验动物关节液后将其处死,取关节软骨及滑膜进行组织学观察,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生长抑素组可见软骨破坏减轻,滑膜炎症得到明显抑制。生长抑素注射于关节腔内可以使得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增加,关节软骨的破坏得到减轻,滑膜炎症得到控制,从而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展。
- 李健于超王惠亭陈鹏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生长抑素超氧化物歧化酶
- 整块切除术和扩大刮除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整块切除术和扩大刮除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04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扩大刮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整块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7.9%,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5.5%,对照组为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7%,对照组为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大刮除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合并病理性骨折较整块切除术,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回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于浩清李健包富丽
- 关键词:整块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