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茂盛

作品数:1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主题

  • 6篇开环
  • 6篇分子
  • 6篇分子量
  • 4篇聚合物分子量
  • 4篇开环聚合
  • 4篇赖氨酸
  • 4篇催化
  • 3篇生物降解聚酯
  • 3篇亲核
  • 3篇亲核加成
  • 3篇解聚
  • 3篇聚酯
  • 3篇可再生
  • 3篇加成
  • 3篇氨基酸
  • 2篇阳离子
  • 2篇阳离子聚合
  • 2篇生物发酵
  • 2篇生物发酵法
  • 2篇酸催化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4篇陶友华
  • 14篇李茂盛
  • 4篇王献红
  • 2篇贾凡
  • 2篇陈霄宇

传媒

  • 3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国化学会2...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以含赖氨酸的发酵液、赖氨酸或赖氨酸盐为原料制备己内酰胺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含赖氨酸的发酵液、赖氨酸或赖氨酸盐为原料制备己内酰胺的方法,属于己内酰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赖氨酸制备己内酰胺收率低、操作条件复杂及严苛、制备成本高、无法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等问题。本发明...
陶友华张群亮李茂盛陈金龙
二乙基环状赖氨酸单体的合成及其与己内酰胺的共聚合研究
2024年
以廉价丰富的赖氨酸为原料,通过两步简单高效的反应,合成了二乙基环状赖氨酸单体.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该单体与己内酰胺(ε-CLa)的共聚,制备得到了一种新的己内酰胺共聚物(数均分子量>27.4 kDa).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及扩散排序核磁共振(DOSY-NMR)表征,证实成功得到共聚物.通过调节单体投料比,可以对聚合物中不同共聚组分的含量进行调控,进而对聚合物性能进行调控.相较于尼龙6(ε=21%)而言,共聚物的断裂伸长率有所提升(可达(105±8)%).
毛亚辉王思棋李茂盛陶友华
关键词:赖氨酸开环聚合共聚
有机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立构规整的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立构规整的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机双功能催化剂是通过异氰酸酯或异硫氰酸酯和吡啶胺类化合物反应得到的。该催化剂通过硫脲活化氨基酸来源的O‑羧基环内酸酐单体,吡啶亲核...
陶友华李茂盛张帅
文献传递
氨基酸功能化环辛烯单体的区域及立体选择性开环易位聚合被引量:1
2020年
合成具有可控初级结构的侧链型氨基酸聚合物,使其与具有完全精确初级结构的生物大分子相媲美,在高分子合成化学中仍然是一个长期的挑战。在本文中,设计与合成了(环辛基-2-烯-1-羰基)-L-亮氨酸酰胺甲酯(1)和(环辛基-2-烯-1-羰基)-L-亮氨酸酰胺(2),通过Grubbs二代催化的开环易位聚合,合成了具有高反式双键选择性、高头尾区域选择性的亮氨酸衍生均聚物以及共聚物,这些聚合物具有相对较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1.3~1.6)。当组成为n(1):n(2)=50:50嵌段共聚物在丙酮中形成以亲水嵌段poly(2)为核,疏水嵌段poly(1)为壳的半径为30 nm的反相胶束。然而,相同组成的无规共聚物则难溶于丙酮中。这些具有明确的区域及立体结构的氨基酸衍生聚合物为仿生材料的相关应用奠定了基础。
李茂盛陈金龙陶友华
关键词:开环易位聚合
一种开环聚合制备ε-聚赖氨酸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环聚合制备ε-聚赖氨酸的方法,属于聚合物合成方法学领域。解决现有ε-聚赖氨酸主要通过生物发酵法制备,生产成本较高,同时通过生物发酵法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不到4千且分子量无法调节,大大限制了ε-聚赖氨酸的应用...
陶友华陈霄宇贾凡李茂盛王献红
文献传递
DMAP-硫脲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高分子量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DMAP‑硫脲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高分子量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DMAP‑硫脲催化剂催化O‑羧基环内酸酐单体(OCAs)开环聚合具备活性聚合的特征。本发明的DMAP‑硫脲催化剂,以硫脲基团为Le...
陶友华李茂盛张帅
Lewis酸碱对催化的可再生环状缩醛酯单体的开环聚合研究
2023年
从生物质原料3,4-二氢吡喃出发,合成了可再生环状缩醛酯单体(H-AE),从结构上看,该单体在γ-丁内酯中引入了缩醛单元,在开环聚合过程中,通过释放甲醛分子有希望在温和条件下得到聚(γ-丁内酯).选用合适的Lewis酸碱对催化剂,基本抑制了聚合过程中的链回咬副反应,实现了单体的可控聚合.详细研究了催化剂的酸/碱性强度及其位阻大小对于合成的聚合物的组成和比例的影响,通过设计和优化催化剂的结构,实现了聚合物中聚丁内酯单元和聚缩醛酯单元比例的调控.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1H-NMR、13C-NMR及扩散排序核磁共振(DOSY)表征,结合聚合过程的核磁与SEC监测,证实所得聚合物为丁内酯与缩醛酯的无规共聚物.根据实验数据和表征结果,推测聚合遵循Lewis酸碱对调控的阴离子开环聚合机理,酸碱催化剂共同稳定活性链末端,实现了亲核进攻和甲醛的脱除.
汤家栋李茂盛陶友华
关键词:开环聚合
从O-羧基环内酸酐的开环聚合到阴离子结合催化聚合方法的发现
2025年
随着全球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探索高效、绿色、安全及经济的可持续聚合新方法,实现高分子材料的精准合成,已成为高分子合成化学的研究重点.近年来,我们突破链式聚合主要依赖金属催化剂调控链末端的局限,创新性地提出阴离子结合催化聚合理念,旨在通过氢键给体与阴离子物种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来动态结合、识别与活化链末端,从而实现聚合活性和选择性的统一.本文首先从O-羧基环内酸酐单体的开环聚合研究出发,综述了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和代表性研究进展.接着,回顾和梳理了我们针对该领域的关键挑战而开展的系列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了阴离子结合催化聚合方法的提出背景与建立过程.最后,展望了这种新兴催化聚合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相信,利用非共价相互作用来催化挑战性的离子聚合,代表了一个前景广阔的聚合催化研究新方向,必将在推动高分子科学及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茂盛陶友华
关键词:开环聚合
区域及立体结构规整的侧链型氨基酸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在高分子化学中,合成具有精确初级结构(如区域及立体结构规整)的氨基酸聚合物,来模拟具有精确初级结构的天然蛋白质,以期获得类似的仿生性能,仍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本工作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位点甘氨酸取代的环辛烯...
李茂盛陶友华王献红
关键词:开环易位聚合
文献传递
DMAP-硫脲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高分子量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DMAP‑硫脲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高分子量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DMAP‑硫脲催化剂催化O‑羧基环内酸酐单体(OCAs)开环聚合具备活性聚合的特征。本发明的DMAP‑硫脲催化剂,以硫脲基团为Le...
陶友华李茂盛张帅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