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梅

作品数:20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盐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疫苗
  • 4篇疫情
  • 4篇疾病负担
  • 3篇疾病负担分析
  • 3篇儿童
  • 3篇病毒
  • 2篇伤残调整寿命...
  • 2篇水痘
  • 2篇流感
  • 2篇流行性
  • 2篇免疫
  • 2篇老年
  • 2篇老年人群
  • 2篇呼吸道感染
  • 2篇暴发疫情
  • 2篇COX回归
  • 2篇COX回归分...
  • 1篇带状疱疹
  • 1篇登革热
  • 1篇电图

机构

  • 17篇深圳市盐田区...
  • 2篇深圳市罗湖区...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深圳市慢性病...

作者

  • 17篇李雪梅
  • 11篇林凯
  • 3篇肖娜
  • 1篇李标
  • 1篇旷翠萍
  • 1篇蔡于茂
  • 1篇梅树江
  • 1篇杨磊
  • 1篇陈戊申

传媒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3篇2025
  • 8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2—2021年中国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负担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1992—2021年中国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负担现状、变化趋势,为中国RSV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s)数据资料评价疾病负担,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提取1992—2021年中国RSV下呼吸道感染DALYs的数据资料,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构建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探讨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疾病负担的影响。结果2021年,中国RSV下呼吸道感染DALYs率为3.08/10万,0~4岁年龄组的DALYs率(3.54万人年)、DALYs率(45.63/10万)均最高,其次为65岁及以上年龄组(0.53万人年、2.68/10万)。1992—2021年,中国RSV下呼吸道感染DALYs率呈下降趋势(AAPC=-12.96%,P<0.001),2012—2016年DALYs率基本平稳(AAPC=-1.61%,P=0.198),其他区间段呈下降趋势,其中2019—2021年下降幅度最大(AAPC=-57.90%,P<0.001);不同年龄组中,0~4岁年龄组DALYs率下降幅度最大(AAPC=-12.02%,P<0.001),65岁及以上年龄组下降幅度最小(AAPC=-5.19%,P<0.001)。APC模型显示,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影响着中国RSV下呼吸道感染DALYs率的变化,DALYs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先下降后上升,随着时期的递进、出生队列的推移而下降。结论1992—2021年中国RSV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疾病负担主要集中儿童及老年人群。
林凯刘雅文黄仁湛张陈欢徐震东古丽斯李雪梅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疾病负担
基于2023年深圳市一起校园新型冠状病毒XBB株暴发疫情分析混合免疫与再次感染的关系
2024年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首次感染和疫苗接种产生的混合免疫对预防再次感染的保护效果,为应对下一波流行高峰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按照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23年深圳市1起校园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进行调查,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混合免疫对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保护效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起疫情基因测序结果为新冠病毒XBB.1.9.1株。共持续10 d,累计报告个案28例,均为某班学生,罹患率46.67%。核心、一般密接的感染率分别为72.22%、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P=0.021)。本起疫情的病例中,再次、首次感染者占比分别为85.71%和14.29%。再次感染者在再次感染时以咽痛(54.17%)等局部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发热(12.50%)等全身中毒症状轻,首次感染时以发热为主(83.33%)。免疫情况方面,完成全程基础免疫90.00%,有既往新冠病毒感染史88.33%,混合免疫组、非混合免疫组此次感染率为43.14%和66.67%,差异无统计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接触程度后,非混合免疫组发病风险是混合免疫组的5.33倍(95%CI:1.10~25.99),混合免疫预防再感染的保护效果35.29%。结论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症状较首次感染轻,从自然感染恢复和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混合免疫可有效预防新冠病毒再次感染,建议各学校保持呼吸道症状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早发现早报告,降低疫情暴发风险,提高学生新冠免疫力,鼓励有既往感染史的学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
李雪梅林凯刘雅文徐震东黄仁湛张陈欢龚泽龙肖娜洪文腾
关键词:混合免疫免疫保护效果
以弥漫性红斑为主要表现的瘤型麻风一例
2025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长途货运司机,安徽省亳州市人。因四肢麻木3年,躯干不痛不痒的红斑1年来诊。患者3年前双上肢及双小腿出现麻木感,感觉迟钝,伤口破溃难愈合,未予处理。1年前躯干出现红斑、丘疹,无痒痛,未予处理。2024年3月先后就诊于我院皮肤科和内科,行神经肌电图示:右胫神经、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波幅正常,末端潜伏期正常,右胫神经F波正常;双腓浅神经感觉传导波形未引出;左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正常、波幅明显降低;双正中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波幅正常:双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波幅正常;双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正常、波幅正常低值;右正中神经F波正常,肌电图诊断为四肢周围神经部分受损(双下肢感觉纤维受损)。
罗诗丽林凯李雪梅钱利杨珊许宗严蔡于茂薛浩泽黎静李函芮
关键词:感觉传导速度神经肌电图感觉迟钝腓浅神经腓总神经
1992—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归因于高空腹血糖的结核病疾病负担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1992—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归因高空腹血糖的结核病疾病负担现状、变化趋势,并开展预测,为老年人群的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21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中1992—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归因于高空腹血糖的结核病死亡和DALY数据资料,通过计算年估计变化百分比分析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并从全球视角与不同社会人口学指数地区进行比较,采用Gupta建立的分解法量化分析归因死亡数、归因DALY数的变化。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ge-period-cohort,APC)分析归因死亡风险,利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bayesian age-period-cohort,BAPC)预测归因标化死亡率和归因标化DALY率。结果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归因标化死亡率(2.03/10万)、标化DALY率(46.95/10万)居全球中等水平;男性的归因死亡率和归因DALY率分别为2.81/10万、70.97/10万,高于女性的1.04/10万和24.21/10万。1992—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归因标化死亡率、归因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且相比不同SDI地区下降速度最快。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对归因死亡数、归因DALY数变化的合计贡献分别为112.50%、109.01%,流行病学变化的贡献分别为-170.58%、-158.48%。APC模型显示,归因死亡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随着时期的递进、出生队列的推移而下降。BAPC模型预测性能优,2022—2030年归因标化死亡率、归因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1992—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归因高空腹血糖的结核病疾病负担仍不容忽视,男性的归因疾病负担大于女性,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是归因疾病负担上升的驱动因素,年龄、时期和队列均对归因疾病负担存在影响,需结合中国人口特点继续开展综合防治措施。
林凯刘雅文张陈欢黄仁湛徐震东古丽斯李雪梅
关键词:结核病疾病负担伤残调整寿命年
基于深圳市多起校园聚集性疫情的2剂次水痘疫苗保护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评估校园水痘聚集性疫情现场2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程序的保护作用,为水痘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0-2022年深圳市盐田区报告水痘聚集性疫情的学校为调查现场,按照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水痘疫苗接种情况与水痘发病的关系。对不同规模的疫情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2剂次水痘疫苗相对保护效果(relative vaccine effectiveness, rVE)的合并效应量。结果 共纳入校园水痘聚集性疫情12起,其中中学1起,小学9起,幼儿园2起,疫情规模为4~19例/起。水痘病例共124例,水痘罹患率为8.60%,其中突破病例占58.87%。1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率为52.08%,2剂次接种率为30.31%,1剂次突破感染率(8.66%)高于2剂次(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09,P<0.001)。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校园疫情的水痘疫苗保护效果无异质性(χ^(2)=2.403,P=0.998;I2=0.00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以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为参照组,接种2剂次疫苗rVE的合并效应量73.75%(95%CI:50.30%~86.13%)。亚组分析,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0~<3年、3~<6年和≥6年的rVE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1.48%、71.62%和67.13%。结论 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优于1剂次,可有效降低校园水痘聚集性疫情中学生感染水痘的风险。
李雪梅林凯刘雅文古丽斯徐震东张陈欢黄仁湛于海航
关键词:水痘水痘疫苗聚集性疫情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深圳市盐田区带状疱疹流行特征分析及预测
2024年
目的探索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的流行特征,开展短期预测,为HZ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深圳市盐田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回顾性调查盐田区2019—2023年HZ发病情况,对基本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发病率变化趋势,GM(1,1)模型对发病率进行短期预测。结果2019—2023年深圳市盐田区共诊断5888例HZ病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5.85‰。0~<50岁年龄组病例占比(52.55%)高于≥50岁(47.45%),但发病率≥50岁(17.01‰)高于0~<50岁(3.67‰),女性发病率(6.15‰)高于男性(5.73‰)。50~<80岁各年龄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P<0.00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发生率15.23%。GM(1,1)模型拟合精度等级为好,预测显示,2024—2026年HZ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HZ是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病例构成以0~<50岁居多,但≥50岁发病率高且呈明显上升趋势。GM(1,1)模型可用于HZ的发病预测,对HZ的流行趋势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林凯刘雅文古文媚李标黄仁湛李雪梅
关键词:带状疱疹疱疹后神经痛
8451名接种两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风险Cox回归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接种两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CV)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影响因素及其长期保护效果,为优化两剂MuCV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深圳市盐田区2003-2016年出生且接种两剂MuCV儿童的免疫史及发病数据,对流腮发病影响因素及疫苗保护期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深圳市盐田区2003-2016年出生且接种两剂MuCV儿童共8451名,报告流腮病例146例,发病率1.73%。第1剂MuCV接种年龄(初免月龄)以8月龄(35.86%)为主,第2剂MuCV接种年龄主要在2~3岁(46.25%)、4~6岁(5.64%)较少。两剂MuCV接种时间间隔,最短28天,最长164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第1剂MuCV接种类型以麻腮(59.58%)为主,第2剂以麻腮风(55.32%)为主。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剂接种间隔时间与流腮发病,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两剂接种间隔时间“13-36月”对比“≤12月”发病风险降低43.2%(RR=0.568,95%CI=0.382~0.84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接种两剂MuCV儿童疫苗平均保护期95~176个月。结论建议深圳盐田区两剂MuCV接种程序为:第1剂按国家免疫规划要求,18月龄接种麻腮风疫苗,第2剂接种年龄3~4岁,两剂接种时间间隔13-36月,可最大限度减低辖区流腮发病率。
李雪梅梅树江于海航罗诗丽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COX回归
紫外线灯消毒对冬季学校乙型流感疫情防控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估紫外线灯消毒在冬季学校乙型流感疫情防控中的实际效果,为开展学校乙型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现场检测深圳盐田区11所学校98个班级紫外线灯下不同距离的辐照值,通过统计建模,与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班级流感病例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检测473盏紫外线灯,合格率为53.91%,达到合格辐照值对应灯下有效距离为(1.43±0.54)m,每个班级单位时间总有效辐照体积为(13.65±32.66)m^3。共74个班报告流感599例,罹患率为13.76%,其中58个班报告流感聚集性疫情,占59.18%,疫情持续时间(14.5±25.25)d。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单位时间紫外线灯有效辐照体积占教室体积比与班级流感罹患率呈负相关(r=-0.32,P=0.00),与流感疫情持续时间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78)。纳入"不同学校"进行协方差分析显示,班级流感罹患率、流感疫情持续时间与紫外线灯有效辐射照体积占教室体积比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紫外线灯消毒措施未能有效降低2017-2018年冬季深圳盐田区学校各班级乙型流感罹患率及流感疫情持续时间。
李雪梅孙宇珊徐震东于海航
关键词:消毒
深圳市盐田区2020年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态势,为其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在盐田区4个街道进行土源性线虫和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现况调查,并开展寄生虫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2020年盐田区粪检1000名居民,以男性(52.7%)、30~49岁(45.7%)、≤小学文化(37.3%)和其他职业(57.1%)居多;钩虫、蛔虫和鞭虫未检出;华支睾吸虫检出率0.7%,其中渔(船)民检出率最高(20.0%);803名儿童的蛲虫卵检出率1.6%,其中5岁最高(4.8%),7岁最低(2.2%);男女童检出率(1.7%和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问卷有效率为89.2%,盐田和沙头角街道居民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海山街道“防治行为、态度”健康行为形成率较高。结论预防华支睾吸虫和儿童蛲虫感染是今后寄生虫病防治工作重点,应加强辖区健康宣教,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崔栋孙宇珊李雪梅肖娜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华支睾吸虫寄生虫病问卷调查健康教育疾病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