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熔覆
  • 3篇钛合金
  • 3篇钛合金表面
  • 3篇激光熔覆
  • 3篇合金
  • 3篇合金表面
  • 2篇显微硬度
  • 1篇韧性
  • 1篇熔覆层
  • 1篇摩擦磨损性能
  • 1篇耐磨
  • 1篇耐磨性
  • 1篇高熵合金
  • 1篇覆层
  • 1篇SI
  • 1篇ZRO
  • 1篇ALB

机构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张维平
  • 3篇马玲玲
  • 3篇李涵
  • 2篇孙琳
  • 1篇邹龙江
  • 1篇余娟娟
  • 1篇张晓玉

传媒

  • 2篇表面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Ni+Si_3N_4/ZrO_2复合涂层组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提高TA15合金的表面硬度,改善其耐磨性能。方法以Ti/Ni+Si3N4/ZrO2混合粉末为原料,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A15钛合金表面制备出以ZrO2颗粒和原位生成Ti5Si3、TiN为增强相,以金属化合物TiNi、Ti2Ni为基体的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手段分析激光熔覆涂层的显微组织及磨损表面,通过硬度测试、摩擦磨损实验,对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评估。结果熔覆层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组织中TiNi和Ti2Ni金属化合物基体上弥散分布着Ti5Si3、TiN树枝晶和ZrO2颗粒;与不含ZrO2熔覆层相比,含有ZrO2熔覆层组织的晶粒得到细化;熔覆层中原位生成的TiN桥接在裂纹上,具有增韧的作用;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分布在835-1050HV区间内,约为基体硬度的3倍左右;在干滑动摩擦磨损下,熔覆层的磨损量约为钛合金基体磨损量的1/6,其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结论熔覆层中高硬度、耐磨陶瓷相和高韧性相的共同配合,显著提高了钛合金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余娟娟张晓玉马玲玲李涵邹龙江张维平
关键词:激光熔覆钛合金熔覆层韧性
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Ni-AlN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5
2018年
以Ti、Ni、Al N粉末混合物为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4表面制备出以金属间化合物Ti_2Ni、Ti Ni、Ti_3Al为熔覆层基体,以Ti N为强化相的复合涂层,并对涂层的组织、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i、Ni成分配比对熔覆层的组织形貌、硬度和耐磨性均影响较大。当Ti含量较多时,Ti_2Ni以枝晶状大量存在;当Ni含量较多时,Ti Ni大量存在作为熔覆层基体,而Ti_2Ni以片状存在;当Ti、Ni、Al N的质量百分比为56∶34∶10时熔覆层的综合性能最优,熔覆层表层的硬度值为1000 HV,约为基体的3倍,摩擦系数为基体的1/2,耐磨性约为基体的22.3倍;复合涂层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原因在于陶瓷强化相Ti N、高硬度的金属间化合物Ti2Ni及高耐磨性的金属间化合物Ti Ni、Ti3Al的存在。
马玲玲李涵孙琳位超群张维平
关键词:激光熔覆钛合金显微硬度耐磨性
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AlB_xCoCrNiTi高熵合金涂层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研究AlB_xCoCrNiTi(x=0、0.5、1)高熵合金涂层的组织及性能,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方法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出AlB_xCoCrNiTi高熵合金涂层,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探针(EPMA)等材料分析手段,研究了B含量对高熵合金涂层形貌、组织结构、成分的影响,并采用维氏硬度计以及摩擦磨损试验检测了熔覆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高熵合金涂层与基体的整体结合形貌良好。未添加B的高熵合金涂层主要由BCC相和晶体结构类似(Co,Ni)Ti_2相组成。随着B的加入,高熵合金涂层的晶粒得到细化,BCC相含量增加,(Co,Ni)Ti_2相含量有所减少,且熔覆层原位生成了TiB_2硬质相,TiB_2硬质相含量随B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熔覆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与B含量呈正相关关系,AlB_1CoCrNiTi高熵合金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最大,为814HV,且AlB_1CoCrNiTi高熵合金涂层的磨损量最小,其耐磨性约为未添加B的高熵合金涂层的7倍。结论 B含量的增加,有助于改善AlB_xCoCrNiTi高熵合金涂层的摩擦学性能,AlB_xCoCrNiTi高熵合金涂层有效提高了钛合金表面的硬度及耐磨性能。
李涵马玲玲位超群孙琳张维平
关键词:激光熔覆高熵合金钛合金显微硬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