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民 作品数:11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产妇产褥期膳食模式及与3月龄内婴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产妇产褥期膳食模式及与3月龄内婴儿生长发育的关系,为妇幼保健提供新思路及相关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北京等7地依托妇幼保健院调查分娩后3个月内的妇女及婴儿各550例,产妇均为乳母,自拟调查问卷获得产妇及婴儿一般情况,采用食物频率法调查产妇产褥期膳食摄入情况,当地儿保医生测量获得婴儿体格发育资料。结果产妇产褥期果蔬、奶豆类、鱼虾类摄入不足比例较高,畜禽肉类、蛋类摄入过量比例较高,计算膳食平衡指数各指标,发现47.4%的产妇存在中度及以上膳食摄入过量,38.4%的产妇存在低度摄入不足,50.8%的产妇则有中度及以上的膳食摄入不足,80.0%的产妇存在中度及以上的膳食不均衡状况;调查的3月龄内婴儿中,4.8%存在生长迟缓,11.8%存在轻度及以上的体质量不足,6.4%存在消瘦;多因素分析发现负端分和年龄别身长Z(LAZ)值存在负相关(P<0.05),偏回归系数为-0.018,偏相关系数为-0.115。结论产妇产褥期膳食摄入不均衡,肉蛋类摄入过量与果蔬、奶豆、鱼虾类摄入不足并存,其中膳食摄入不足可能引起婴儿生长迟缓。 夏浩业 朱一民 刘坦 代旭 朱文丽关键词:产褥期 婴儿 体格发育 维生素在HIV感染/艾滋病患者营养干预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维生素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患者营养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检索查阅国内(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等,1997—2020年)和国外(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等,2002—2020年)的相关文献,共纳入41篇学术论文进行证据体评价(参照WHO推荐的证据评价方案及标准)。结果:HIV感染/艾滋病患者易出现一种或多种维生素不足或缺乏的情况,维生素补充能够改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营养状况。维生素A的补充可能降低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延缓疾病进展以及带来额外的健康收益,但会增加HIV垂直传播风险;烟酸补充可以改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血脂水平;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降低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骨骼健康,降低冠心病、结核以及肝纤维化的发生风险。结论:复合维生素补充(包括矿物质)可能延缓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疾病进展以及带来额外的健康收益。 黄月 朱一民 刘坦 朱文丽关键词:维生素 维生素在HIV感染/艾滋病营养支持中的循证研究 为了解维生素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索查阅国内(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等,1997-2020)和国外(Cochrane... 黄月 朱一民 朱文丽关键词:维生素 文献传递 孕期体重变化对3个月龄内小婴儿喂养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妇女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变化对产后3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北京、济南等地分娩后3个月内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前超重肥胖是产后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OR=0.494,95%CI:0.248~0.983,P<0.05)。不同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与产后3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孕前超重肥胖孕期增重过多、孕前消瘦孕期增重不足不利于产后纯母乳喂养。妇女应尽量在孕前获得理想体重,孕期保持适宜增重,以促进婴儿纯母乳喂养。 鲁洁 夏浩业 朱一民 代旭 朱文丽关键词:孕期增重 孕前体重 母乳喂养 体质指数 产妇产褥期膳食模式与产后体重滞留的关系研究 目的建立18~50岁轻度身体活动水平乳母膳食平衡指数,分析产褥期膳食与产后体重滞留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北京、济南、长沙、太原、成都、重庆、十堰7地依托妇幼保健院调查产后3个月内的产妇共372例。自拟调查问卷... 夏浩业 朱一民 刘坦 代旭 朱文丽关键词:产褥期 学龄儿童食物营养素养核心条目的专家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构建学龄儿童食物营养素养核心条目,并进行专家一致性评价。方法以当下学龄儿童营养状况及饮食行为问题为导向,经文献检索和分析,充分考虑学龄儿童的认知特点,初步构建学龄儿童食物营养素养(food and nutrition literacy in school-age children,FNLSC)的概念框架以及维度,并进行证据分析,形成初始条目;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相关领域15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确定核心条目。结果基于文献分析初拟学龄儿童食物营养素养核心条目;通过电子邮件形式进行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两轮积极系数均为100%,平均权威程度为0.8767;第二轮条目总得分均值(4.47,n=30)较第一轮(4.38,n=35)有所提高,总协调系数为第一轮0.224、第二轮0.243(P均<0.001)。最终确定学龄儿童食物营养素养核心条目30条,涵盖食物营养相关知识,获得、选择、准备、摄入食物相关技能,饮食行为等维度,以及功能性、互动性、批判性多层次。结论应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对学龄儿童食物营养素养核心条目已基本达成一致。 刘坦 苏笑 李妞妞 朱一民 马冠生 朱文丽关键词:学龄儿童 婴儿早期喂养行为及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3月龄内婴儿喂养行为,分析其与婴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北京等7地依托当地妇幼保健院抽取3月龄内的婴儿及其母亲各500例进行调查,自拟调查问卷获得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及婴儿喂养行为,当地儿保医生测量获得婴儿体格发育资料。结果婴儿早期喂养行为评分中位数为5分,低得分组占25.4%,中得分组占35.0%,高得分组占39.6%。婴儿出生1 h内早吸吮率为53.4%,哺喂初乳率为95.7%,奶瓶喂养率为57.5%。母亲文化程度高、非早产、自然分娩的婴儿喂养行为得分较高(P<0.05)。分析发现喂非母乳奶的婴儿发生体重不足的风险更高(OR=2.733,95%CI:1.346~5.551),采用奶瓶喂养的婴儿超重肥胖的可能性更低(OR=0.331,95%CI:0.143~0.768),有除母乳外的其他液体食物喂养(OR=0.538,95%CI:0.302~0.959)、奶瓶喂养(OR=0.492,95%CI:0.275~0.882)的婴儿发生超重的可能性更低。结论婴儿早期喂养行为得分较低者较多,母亲文化程度低、剖宫产、早产可能是婴儿喂养行为的危险因素,喂养非母乳奶更易发生体重不足,而采用奶瓶喂养及有除母乳外其他液体摄入的婴儿更不易发生超重肥胖。 夏浩业 朱一民 刘坦 代旭 朱文丽关键词:婴儿 影响因素 生长发育 矿物质在HIV感染/艾滋病患者营养干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矿物质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营养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检索查阅国内(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等,1997—2020年)和国外(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2002—2020年)的相关文献,纳入8篇论文形成证据体,对其进行评价(参照WHO推荐的证据评价方案及标准)。结果与结论:HIV感染/艾滋病患者易出现一种或多种矿物质不足或缺乏的情况,部分矿物质补充能够改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其中的硒补充可能延缓艾滋病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存以及带来额外的健康收益,锌补充可能延缓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疾病进展、降低腹泻的发生率以及带来额外的健康收益。 黄月 刘坦 朱一民 朱文丽关键词:矿物质 产褥期妇女母乳分泌不足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了解影响产褥期妇女母乳分泌不足的可能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484名分娩后3个月之内的母乳喂养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主设计的问卷调查,最后共获得有效问卷448份,分析产妇产后母乳分泌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448名产妇中有144名产妇母乳分泌不足,占3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分泌不足可能与产妇年龄、母乳喂养知识、产后开奶时间、奶瓶喂养、喂初乳有关(P<0.05),与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分娩次数、抱乳行为、喂养焦虑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82,95%CI:1.12~2.96)的产妇和采用奶瓶喂养(OR=9.55,95%CI:5.44~16.78)的产妇出现母乳分泌不足的危险性越大,孕期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OR=0.52,95%CI:0.29~0.94)的产妇出现母乳分泌不足的危险性降低.结论泌乳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健康教育与母乳分泌不足低风险有关,因此建议相关机构积极开展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朱一民 刘坦 苏笑 李妞妞 朱文丽 戴智勇 张岩春 潘丽娜 蒋伟关键词:母乳喂养 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