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燕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黄芪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大黄芪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D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D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与拜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黄芪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中医证候评分、踝肱指数(ABI)及血管生成素-2 (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5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1);治疗组5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ABI值均较治疗前增高(P <0.01);治疗组ABI值大于对照组(P <0.01)。总有效率治疗组87.76%,高于对照组的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1),Ang-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1);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1),Ang-2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大黄芪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DF疗效显著,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VEGF和Ang-2水平有关。
- 朱青燕朱青燕
-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2
- 中/长链脂肪乳剂致代谢性酸中毒1例
- 2022年
- 老年人群通常患有多项急、慢性疾病,营养风险较高。近年来,我国老年(≥65岁)住院患者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3.0%[1]。脂肪乳剂是肠外营养理想的供能物质,可提供25%~40%的非蛋白热量[2]。现将1例少见的由静脉输注中/长链脂肪乳剂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报告如下,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 赖秀秀朱青燕朱琰杨令周公民
- 关键词:肠外营养代谢性酸中毒老年人
- 小剂量非布司他改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龄患者肾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高龄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2月—2021年7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望江山院区住院并符合入组标准的102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使用剂量分为小剂量组(20 mg/d)、正常剂量组(40 mg/d)和对照组(未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为主)。总疗程3个月。计算各组患者每个月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达标率,收集并计算患者基线及治疗1、3个月后的S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等指标的变化,其中eGFR1、eGFR2的计算分别采用简化的肾脏病饮食改良研究公式及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公式。同时观察药物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痛风、过敏等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比较性别构成、基础疾病、用药情况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SUA、Scr、Ccr、eGFR1、eGFR2的组间差异。结果·治疗1、2、3个月后,小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的SUA达标率分别93.8%、93.8%、90.6%和93.8%、93.8%、96.9%。相较于对照组,上述2组SUA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0)。此外,治疗3个月后小剂量组的Ccr、eGFR1、eGFR2高于基线值(P=0.006,P=0.013,P=0.015)及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9,P=0.020,P=0.021)。同时,小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SUA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00)。小剂量组Ccr、eGFR1、eGFR2的升高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4,P=0.002,P=0.003),与正常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和正常剂量非布司他对CKD合并无症状HUA的高龄患者的降尿酸疗效相当,均可获得较高的SUA达标率,并可一定程�
- 赖秀秀朱青燕谈佳奇杨令朱琰周公民
- 关键词:非布司他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
- 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免疫球蛋白G与肌酐比值的相关因素研究
- 2012年
-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尿免疫球蛋白G与肌酐比值(IgG/C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20例老年2型DM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测、实验室检查、尿IgG和肌酐(Cr)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老年2型DM患者尿IgG/Cr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老年2型DM患者尿IgG/Cr的独立相关因素有24hSBP(β=0.06,P<0.01)、糖化血红蛋白A1c(β=0.33,P<0.05)。结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糖与24hSBP水平,可能是减少老年2型DM患者IgG排出的重要方法。
- 朱青燕边平达李秀央王珏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