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研

作品数:1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单克隆
  • 5篇单克隆抗体
  • 5篇抗体
  • 5篇克隆
  • 3篇流感
  • 3篇流感病毒
  • 3篇病毒
  • 2篇蛋白
  • 2篇三聚氰胺
  • 2篇氰胺
  • 2篇免疫
  • 2篇基因
  • 2篇IGM
  • 2篇纯化
  • 1篇单变量
  • 1篇单抗
  • 1篇蛋白纯化
  • 1篇修饰
  • 1篇血凝
  • 1篇血凝素

机构

  • 13篇陕西省人民医...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13篇李研
  • 10篇封青
  • 9篇孙晶莹
  • 5篇孙丽君
  • 5篇赵向绒
  • 4篇胡军
  • 4篇李研
  • 4篇梁导艳
  • 4篇徐翠香
  • 3篇郭春艳
  • 3篇黄晓燕
  • 3篇赵彭花
  • 2篇胡巧侠
  • 2篇靳占奎
  • 2篇高锦伟
  • 2篇李元
  • 1篇王鑫
  • 1篇李慧瑾
  • 1篇张海祥
  • 1篇刘富强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人IgG和抗人IgM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鉴定及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制备特异性高的抗人Ig G和抗人Ig M单克隆抗体,并应用于临床血清学检测试剂盒,为其提供优质的二抗。方法:以人Ig G和Ig M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传统杂交瘤融合和筛选技术制备抗人Ig G和抗人Ig M单克隆抗体;经体内诱生法制备腹水并纯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印迹进行交叉筛选和特异性鉴定,并对筛选出的单抗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再与市售的检测病原微生物抗体试剂盒中对应的HRP标记的二抗(抗人Ig G和抗人Ig M)做对比分析。结果:筛选到2株可稳定分泌抗人Ig G单抗和2株抗人Ig M单抗,经交叉反应、Western印迹及对比实验分析,证明这4株单抗效价高、特异性好,比临床试剂盒中的酶标二抗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结论:获得4株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抗人Ig G和抗人Ig M单克隆抗体,可为各种病原微生物血清学的检测提供二抗试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封青郭春艳郭春艳王珍梁导艳李研
关键词:人IGG单克隆抗体
预测扩张型心肌病的RNA修饰相关诊断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测DCM的RNA修饰相关诊断方法及系统,包括:S1,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微阵列数据集,提取DCM和对照样品中63个RNA修饰相关基因;S2,使用R中的“Limma”软件包对...
徐翠香黄晓燕刘富强赵向绒李研
抗H7N9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与胃组织的交叉反应研究
2024年
目的筛选鉴定与胃组织交叉反应的抗H7N9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初步探讨流感病毒感染会引发肠道相关疾病的可能致病机制。方法利用H7N9流感病毒制备了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运用ELISA方法进行亚型和效价测定,免疫组化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组织的反应性进行筛选,巢式PCR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单克隆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序列。结果制备的单克隆抗体H7N9-71和H7N9-78均能与H7N9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效价达1∶1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H7N9-71、H7N9-78与人的胃组织能发生特异性反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两株单抗与小鼠胃组织能特异性结合。轻重链可变区序列结果证实二者为两株不同的单抗。结论H7N9流感病毒可能与胃组织之间存在异嗜性抗原,提示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存在某些关联。
孙晶莹张海祥张海祥封青李研封青徐翠香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的巢式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2013年
目的:采用巢式PCR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基因进行扩增,对获得的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找出克隆鼠Igκ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的通用方法。方法:设计22对扩增鼠Igκ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基因的引物,对6株鼠抗人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进行克隆并测序,与NCBI公布的鼠免疫球蛋白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巢式PCR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单克隆抗体克隆过程的假基因,并且得到的单克隆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均符合鼠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特征。结论:建立了克隆鼠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的通用方法,为后期克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基因提供了基础,并为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与抗体的结合位点提供了实验数据。
李慧瑾李研孙晶莹高锦伟赵向绒封青谭天天胡巧侠李元胡军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变区巢式PCR
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制备与鉴定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制备高度特异的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鉴定并制备胶体金试剂盒。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交联的三聚氰胺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传统杂交瘤融合和筛选技术制备抗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经纯化制备腹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 ELISA)对抗体进行效价测定、亚类测定、交叉鉴定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特异性鉴定后制备胶体金试剂盒。结果筛选出1株抗三聚氰胺单抗,制备的三聚氰胺胶体金试剂盒敏感值能达到30μg/L。结论获得了高度特异的且能稳定分泌三聚氰胺抗体的细胞株。
封青李研李研李研孙晶莹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
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不同纯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建立更适用于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的纯化方法,分别采用了硫酸铵两次沉淀法、正辛酸-硫酸铵沉淀法、凝胶过滤层析法、亲和层析法、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对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进行纯化。对纯化后的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的纯度、浓度、效价进行鉴定,对比不同纯化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证明亲和层析法对于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纯化最为适宜。由于亲和层析法纯化纯度高,快速便捷,对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损伤小,最为推荐。研究者也可结合自身条件,参考文中数据结果,根据实验需要自行选择适合自身的纯化方法。
李研李研封青冯杨萌孙晶莹
关键词:亲和层析法
抗菌钛合金Ti24Nb4Zr8Sn-8Cu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初步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研究含铜抗菌钛合金Ti2448(Ti24Nb4Zr8Sn)的生物相容性。电弧炉熔炼的Ti24Nb4Zr8Sn和Ti24Nb4Zr8Sn-8Cu合金材料,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MC3T3-E1细胞共培养,通过荧光染色、显微观察、电镜观察、流式检测,来研究合金材料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Ti24Nb4Zr8Sn合金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抗菌作用,而Ti24Nb4Zr8Sn-8Cu合金材料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Ti24Nb4Zr8Sn和Ti24Nb4Zr8Sn-8Cu合金材料均对MC3T3-E1细胞没有影响。Ti24Nb4Zr8Sn-8Cu合金材料拥有良好的抗菌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合用于骨科内植入材料。
李研徐翠香黄晓燕封青赵向绒靳占奎
关键词:合金材料生物相容性MC3T3-E1金黄色葡萄球菌
NB-UVB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NB-UVB照射对黑素细胞的细胞活性、黑素合成、黑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黑素细胞系PIG1,利用MTT法检测不同剂量NB-UVB(400、800、1200、1600、2000 mJ/cm 2)照射后细胞的增殖率,采用NaOH裂解法测定细胞中的黑素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UVB照射后12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Tyr、Tyrp1、Tyrp2、OA1、MART-1、Pmel17、VAT-1、OCSP、syntenin、CHCHD3、flotillin-1、GPNMB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NB-UVB照射剂量在400、800、1200 mJ/cm 2时,细胞活力无明显变化,照射剂量为1600、2000 mJ/cm^(2)时细胞活力明显下降。NB-UVB照射剂量为400、800、1200 mJ/cm^(2)时,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黑素的合成增加;NB-UVB照射后,12种黑素体蛋白中,Tyr、Tyrp2、GPNMB、Syntenin、MART-1的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UVB照射显著增加了黑素合成和相关基因的表达。
孙晶莹封青李研霍雪萍孙丽君
关键词:窄谱中波紫外线黑素细胞
微量淋巴细胞毒试剂盒中阳性血清的研制与鉴定
2022年
目的研制微量淋巴细胞毒(CDC)试剂盒中阳性血清,为临床检测节约成本。方法收集近年来临床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的供者和受者外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多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得到抗人淋巴细胞的抗体,即为试剂盒中的阳性血清,提取兔血清进行效价测定和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与试剂盒中自带的阳性血清作对比分析;并对兔血清进行加速稳定性实验,采用过度升高和降低温度的条件来增加抗体降解的速度,来验证血清的稳定性。结果免疫的两只兔子中,在做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中,1号兔子在免疫第十一次后实验组中死亡细胞比例已接近阳性对照组,在免疫第十二次后实验组中死亡细胞比例高于阳性对照组,2号兔子的实验组中死亡细胞比例最高只达50%,经验证对比1号兔子的血清比试剂盒中的阳性血清效果更佳,且效价达10^(7),获取总量达60mL,并对其做加速稳定性实验,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结论此研究方法适宜于研发部门参考文中成熟的研究方法,开发微量淋巴细胞毒试剂盒为其提供优质的实验材料,并可大批量制备后投放于市场,由于其制备成本低,也较易得到,其大大降低了试剂盒的制作成本,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封青胡巧侠李研孙丽君孙晶莹梁导艳郭春艳
关键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血清稳定性器官移植
H1N1流感病毒HA蛋白抗原表位预测方法研究
2018年
目的对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抗原表位预测方法进行研究。方法用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常规法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克隆化筛选,获得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各株mAb,ELISA阻断试验检测各mAb相互阻断结果;克隆各mAb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并用计算机模拟预测各mAb结合HA抗原表位的氨基酸位点。结果获得稳定分泌抗H1N1流感病毒HA蛋白的杂交瘤细胞3株;ELISA阻断试验将3株mAbs分为2类;计算机模拟预测将3株mAbs也分为2类。结论ELISA阻断试验和计算机模拟预测在解析H1N1流感病毒HA蛋白抗原表位时可以相互佐证。
郭春艳刘杨封青梁导艳梁导艳李慧瑾孙晶莹李研赵彭花赵向绒
关键词:H1血凝素抗原表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