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劲松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打造材料强国,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 2021年
- 材料是制造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材料工业是基础性产业。材料工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国家工业化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实践证明,制造业强国必然是材料强国。我国已成为全球的材料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与材料强国之间存在很大差距,难以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建设。在未来产业的布局中,必须以创新驱动材料工业特别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建议加快制定材料强国战略,推动材料先行,提升基础材料的品质,前瞻性布局新材料领域未来产业,实施材料效率提升工程,强化人才和政策支撑。
- 肖劲松
- 政策:能源效率提高的“软基础设施”
- 2012年
- 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布的主题为“能源效率”的《2010年最新能源展望报告》。报告显示,能源效率是否能够有效地转变为一个国家整个能源价值链决策过程的核心因素,成为新时期国际战略竞争的重要因素。多国将提高能源效率纳入战略决策显示出如何利用能源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考虑的重要问题,提高能源效率是保证能源供应、减缓气候变化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强有力战略。
- 肖劲松王静静
- 关键词:能源效率基础设施决策过程能源供应
- 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24
- 2022年
-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也是全球科技产业竞争的关键领域。新发展格局下,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文章描述了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分析了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特征与发展阶段,对比了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与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差距,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曾昆李晓芃沈紫云廖凡肖劲松黄庆礼
- 关键词:集群化发展产业链自主创新
- 制造业发展趋势及对地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影响
- 2021年
-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清洁能源、3D打印、生物科技等新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推动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新材料和关键矿物资源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地学研究应当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国家发展新战略催生的新要求新机遇,瞄准国家制造业发展新趋势新格局,及时调整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加快技术突破和人才培养,更好地为制造业服务。
- 郑明月刘文强肖劲松
- 关键词:制造业地学研究
- 构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材料优势被引量:1
- 2024年
- “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两会热词,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我们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加快新材料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和物质基础,也是新形势下构筑新优势的重要途径。新材料产业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新材料技术和新材料产业本身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材料产业特征与新质生产力内涵高度统一。主要体现在:一是都高度依赖创新驱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创造性论断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 肖劲松
-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增长引擎中国式现代化生物制造
- 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在交通行业的实践被引量:4
- 2012年
- 自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处于持续扩张状态,成为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行业,因而也是一个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最快的行业。交通行业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绝大部分来自于满足动力需求时的能源消耗,行业总体排放量大致等于燃料致污物质含量、机器效率和人类需求三部分的乘积。
- 肖劲松杨聪
-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量交通行业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交通运输行业
-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被引量:13
- 2020年
- 面对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遭受冲击和重塑,这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发展战略,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 郑明月肖劲松
- 关键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
- 水泥行业协同控制政策之国际经验
- 2012年
- 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实现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与CO2排放协同控制,是国际社会水泥行业实现协同控制的另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大部分污染控制政策而言,这些政策不仅在解决某种或某些大气污染物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与此同时,也具有协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这类政策主要有排污许可证措施、最佳可行技术措施、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措施、激励政策、排污权交易等。
- 肖劲松王静静
- 关键词:协同控制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碳排放CO2排放大气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