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阳

作品数:3 被引量:7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整治
  • 1篇中国茶
  • 1篇中国茶叶
  • 1篇土地流转
  • 1篇土地整治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土地流转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民族
  • 1篇民族分布
  • 1篇安多藏区
  • 1篇藏族
  • 1篇茶叶
  • 1篇茶叶生产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凯里学院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3篇赵阳
  • 1篇贾鑫
  • 1篇肖智
  • 1篇鹿化煜
  • 1篇黄贤金
  • 1篇崔梦淳
  • 1篇孟浩
  • 1篇徐静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土地经济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09-2014年中国茶叶生产空间演变格局及变化特征被引量:72
2017年
阐明茶叶生产格局的区域变化特征,对中国茶产业转移战略决策意义重大。运用GIS技术和重心理论分析2009-2014年中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名优茶产量、茶叶产值及名优茶产值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重心移动轨迹,探讨重心轨迹空间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茶叶生产地域差异明显,已形成西南茶区以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江南茶区以浙江、湖北两省,华南茶区以福建省,江北茶区以河南省为主导的地域分工格局;福建、云南、浙江三省是中国茶产业大省。2中国茶叶生产重心整体呈西移趋势。尽管不同指标的重心移动路径有一定的差异,但东茶西移已成定局。3在重心转移路径图上,某属性(如茶叶产值)重心移动距离的大小能直观地反映该属性在移向地区增长幅度的大小。4政府对茶产业的高度重视及政策的强力支持是中国茶园扩张的重要驱动力;茶区产品结构的优化、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比例的提高、标准化生产及茶区机械化的普及是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增长的重要原因;茶叶产值及名优茶产值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茶产业规模的扩大及品牌化经营。
肖智黄贤金孟浩赵阳
关键词:茶叶生产
河湟谷地藏族和其他主要民族分布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生产方式差异被引量:5
2019年
青藏高原的人群因其对低温、缺氧环境独特的适应性,获得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但是,相关研究忽视了青藏高原低海拔地区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文章通过地理环境信息提取和方差分析,统计了河湟谷地197个乡镇的藏族和其他主要民族族群的生存环境差异,并探究其与各民族生产方式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河湟谷地藏族族群生存环境的年均温相对较高.河湟谷地相对温暖的地理环境使得该地区的藏族族群能够从事种植小麦和大麦、饲养牛羊等的生活方式,这与青海省其他高海拔地区藏族族群的生产方式明显不同.同时,由于河湟谷地藏族族群生存的地理环境特征与其他半农半牧族群(回族族群和撒拉族族群)类似,致使其从事类似的生产方式.河湟谷地的农业族群(汉族、土族)选择相对凉爽、湿润的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而生活在河湟谷地内相对温暖、干旱地理环境的半农半牧族群(藏族、回族和撒拉族)必须从事一定程度的牧业活动,以补充农业活动不足带来的食物匮乏.在安多藏区内,各民族族群的生产方式大致与他们的生存环境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各民族族群相互交流、融合、影响,繁育了多彩的民族文化.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在区域尺度下,生存环境差异与生产方式差异有着直接的对应,细化了我们对藏族的人地关系的认识,并进一步开拓以定量方法分析族群分布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方向.
贾鑫李峯崔梦淳崔梦淳赵阳赵阳余柏康鹿化煜
关键词:青藏高原民族安多藏区
土地整治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要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土地整治是中国重要的政策工具。'十二五'期间,《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提出了'统筹推进土地整治',更加全面地推进了土地整治规划与实施工作,土地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效地促进耕地质量的提高,大部分地区的土地基本实现了集中连片,田间路、水利设施等配套设施已比较完善,提高了耕种的机械化水平。同时,土地整治明晰了土地权属,促进了土地流转,奠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本文主要讨论土地整治对农村土地流转的促进作用。首先,对国外土地整治促进土地流转的经验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其次,本文将对'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促进土地流转的绩效进行评估,通过模拟发现土地整治面积和土地流转面积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根据这一线性关系,可以推算出1999—2005年的土地流转面积,发现这段时期土地流转面积很小,未形成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土地整治面积在'十二五'期间有了明显的增加,发展趋势很快,可以预测'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面积将会增加得更快,土地流转规模将大幅度扩大。综合以上内容,对'十三五'期间的土地整治规划提出展望和建议,希望能促进'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赵阳徐静
关键词:土地整治土地流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