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彤
- 作品数:15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综合措施改进儿科消化系统腹泻病补液教学方法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2020年
- 儿科消化系统腹泻病补液的教学一直是儿科教学中的难点及重点。这部分内容,就学生而言最为枯燥、最为难懂;就老师而言最为难讲、最不愿讲。近5年涉及儿科消化系统腹泻病补液教学的文献,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这一点[1-6]。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合适的、最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儿科消化系统腹泻病补液,是儿科教师长期探讨的问题。
- 高翔羽苏敏杨波王惠颖黄迪任漪雷红林李敏宋晓彤赵丹丹
- 关键词:腹泻病儿科教学教学方法补液前瞻性队列研究
- 孟鲁司特钠佐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佐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儿童CVA病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采用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连续口服7天,患儿咳嗽缓解后停用,同时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评价分析2组临床疗效、安全性,比较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的79.69%( 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下降程度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升高值明显高均优于对照组(P<0.01);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随访3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儿童CVA有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复发率低,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宋晓彤马路一
-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
- 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儿童维生素A(VA)缺乏情况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 PP)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徐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确诊为M PP住院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程度将其分为普通M PP组(220例)与难治性M PP组(即RM PP组,80例)。对比两组VA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两组临床型VA缺乏(CVAD)、亚临床型VA缺乏(SVAD)+VA正常检出情况,并分析VA缺乏与RM PP患儿合并感染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普通M PP组VA水平显著高于RM PP组(P<0.05),CVAD检出率及IgM、IgA、IgG水平显著低于RM PP组(P<0.05)。RM PP组合并感染27例,占33.75%;未合并感染53例,占66.25%;RM PP合并感染者CVAD检出率显著高于RM PP未合并感染者(P<0.05)。RM PP患儿中CVAD组IgM、IgA水平显著高于SVAD+VA正常组(P<0.05)。结论:VA缺乏与M PP病情程度相关,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宋晓彤孙迎军张艳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程度
-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早产儿解脲脲原体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早产儿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胎龄<34周、有临床表现或胸部X线片改变且需要呼吸支持、常规治疗72 h无效、鼻咽拭子UU核酸阳性的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红霉素组[30 mg/(kg·d),q8h,静脉滴注]和阿奇霉素组[20 mg/(kg·d)×3 d,继之5 mg/(kg·d),qd,静脉滴注]。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选用t检验、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分析呼吸支持天数>14 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9例,其中红霉素组43例,阿奇霉素组46例。与阿奇霉素组相比,红霉素组呼吸支持天数[(22.9±10.0)d比(18.7±8.5)d]、UU转阴天数[(10.2±3.7)d比(8.5±3.0)d]、用药天数[(16.4±4.2)d比(14.1±3.8)d]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腹泻、喂养不耐受、达全肠内营养日龄、谷丙转氨酶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心律失常和幽门狭窄。胎龄和治疗药物是呼吸支持天数>14 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与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使呼吸支持天数>14 d的风险降低78.1%。结论与红霉素治疗早产儿UU感染相比,阿奇霉素能缩短呼吸支持天数、UU转阴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降低呼吸支持天数>14 d的风险,未增加不良反应,但也未能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
- 张艳宋晓彤徐思媛王冰洁施鸿珊张崇巽徐莉杨波高翔羽
- 关键词:阿奇霉素红霉素解脲脲原体早产儿
-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应用的研究
- 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分布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指导儿童CAP抗生素治疗的价值、PCT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今后临床医师诊治儿童CAP并取得良好预后提供客观...
- 宋晓彤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血清降钙素原发病年龄抗生素生物指标
- 文献传递
- 血清sTREM-1、FCN3、IL-17与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纤维胶凝蛋白3(FCN3)、白介素-17(IL-17)与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URT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98例rURTI患儿的临床资料,另选取10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sTREM-1、FCN3、IL-17水平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rURTI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REM-1、FCN3、IL-17对儿童rURTI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动吸烟、年抗生素应用次数≥3次及血清sTREM-1、IL-17水平升高是儿童rURT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 h及血清IgA、IgG、IgM、FCN3水平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TREM-1、FCN3、IL-17水平对儿童rURTI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794、0.790,P<0.01),且三项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988,P<0.01)。结论rURTI患儿血清sTREM-1、IL-17水平升高,而血清FCN3水平降低,三者均为儿童rURTI的影响因素,且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宋晓彤时春明张艳刘炜
- 关键词: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白介素-17
-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0
- 2018年
-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入院的20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组患儿则加用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儿住院相关指标、肺功、炎性指标、免疫指标、影像学检查异常结果与不良反应。结果:糖皮质激素组患儿退热时间、总发热时间、痉咳缓解时间、总痉咳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与病情反复次数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治疗后FVC、FEV1、PEF、FEF25、FEF75、IgG、CD3+/CD4+与CD3+/CD8+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WBC与CRP水平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总体影像学检查异常结果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借鉴意义。
- 宋晓彤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检查
- 不同胎龄和出生体重新生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比较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比较不同胎龄和出生体重新生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及其参考范围。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无需正压通气、无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 均在出生>24 h且7 d内测量并计算Tei指数, 部分新生儿在第1次测量1~2周后复查。根据胎龄分为<32周组、32~36周组、≥37周组, 根据出生体重分为<1 500 g组、1 500~2 499 g组、≥2 500 g组, 根据测量日龄分为1~7 d组、>7 d组。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 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比较不同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日龄新生儿左右心室Tei指数, 分析日龄1~7 d新生儿Tei指数参考范围。结果最终纳入128例。<32周42例、32~36周43例、≥37周43例;<1 500 g 42例、1 500~2 499 g 42例、≥2 500 g 44例;早产儿>7 d复查63例, 足月儿>7 d复查31例。日龄1~7 d时, ≥37周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小于32~36周组和<32周组(左心室:0.382±0.069比0.431±0.069、0.439±0.060, 右心室:0.373±0.038比0.431±0.035、0.452±0.064), 32~36周组右心室Tei指数小于<32周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36周组与<32周组左心室Te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2 500 g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小于1 500~2 499 g组和<1 500 g组(左心室:0.385±0.069比0.434±0.067、0.434±0.064, 右心室:0.376±0.039比0.431±0.043、0.450±0.0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500~2 499 g组与<1 500 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和足月儿>7 d时左右心室Tei指数与1~7 d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龄1~7 d时新生儿Tei指数参考范围均随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结论足月儿和出生体重≥2 500 g新生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明显小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日龄1~7 d时新生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参考范围与胎龄和出生体重均成负相关。
- 雷红林徐杜娟杨波金宝李丽任漪宋晓彤王乐瑶高翔羽
- 关键词:心室功能胎龄出生体重
- 逐步分析法与实验室评分法早期识别年龄<90 d发热婴儿为非细菌感染能力的比较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逐步分析法与实验室评分法早期识别年龄<90 d发热婴儿为非细菌感染的能力。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年龄<90 d的发热婴儿。记录患儿的基本资料,分别使用逐步分析法与实验室评分法评估患儿细菌感染高危风险或低危风险。逐步分析法是基于临床表现、年龄、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或C-反应蛋白(CRP)、尿白细胞、血降钙素原(PCT)或白细胞介素-6(IL-6),逐步评估发热婴儿细菌感染高危风险或低危风险;实验室评分法是基于血PCT、CRP和尿白细胞等实验室指标赋予不同分数,根据总分评估发热婴儿细菌感染高危风险或低危风险。以临床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评估方法的阴性预测值(NPV)、阳性预测值(PPV)、阴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两种评估方法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246例患儿纳入分析,经细菌培养最终被证实为非细菌感染173例(70.3%),细菌感染72例(29.3%),无法明确1例(0.4%)。逐步分析法评估为低危风险患儿105例,最终被证实为非细菌感染98例(93.3%);实验室评分法评估为低危风险患儿181例,最终被证实为非细菌感染140例(77.4%)。两种评估方法一致性较差(Kappa值=0.253,P<0.001)。逐步分析法早期识别年龄<90 d发热婴儿为非细菌感染的能力优于实验室评分法(NPV:0.933比0.773,阴性似然比:5.835比1.421),但前者敏感度低于后者(0.566比0.809);逐步分析法早期识别年龄<90 d发热婴儿为细菌感染的能力与实验室评分法相似(PPV:0.464比0.484,阳性似然比:0.481比0.443),但前者特异度高于后者(0.903比0.431)。逐步分析法与实验室评分法的总体准确率相似(66.5%比69.8%)。结论逐步分析法早期识别年龄<90 d发热婴儿为非细菌感染的能力优于实验室评分法。
- 宋晓彤胡愈强张艳杨波金宝任漪王乐瑶高翔羽
- 关键词:发热婴儿
- 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 探究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儿童诊疗中心2015年10月-2016年12月100例腹泻患儿,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采取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2组患儿各项指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能够有效改善患儿预后情况,且加快了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值得应用.
- 宋晓彤
- 关键词:双歧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腹泻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