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婷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极
  • 2篇CO2
  • 2篇催化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催化
  • 1篇电化学还原
  • 1篇多孔
  • 1篇碳酸
  • 1篇碳酸二甲酯
  • 1篇铜电极
  • 1篇离子
  • 1篇离子液
  • 1篇离子液体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电极
  • 1篇甲酯
  • 1篇二甲酯
  • 1篇CO
  • 1篇CU

机构

  • 2篇吉首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篇冯秋菊
  • 2篇刘素琴
  • 2篇张玉婷
  • 1篇赵匡民

传媒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多孔铜电极催化CO_2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氢气泡模板法制备了多孔铜作为电催化还原CO_2的电极材料。通过控制电镀时间、电镀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浓度及HCl的加入量实现了电极活性层厚度、孔径、孔隙率以及微观形貌的有效调节,并研究了其对CO_2电催化还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层多孔铜厚度、孔径大小以及孔隙率对电极的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而多孔的形貌不是影响电极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当电沉积时间为20 s、CTAB的加入量为10 mmol/L时,得到的孔隙率为60.261%的多孔铜电极具有最佳的CO_2电催化还原活性;将得到的多孔铜电极用于合成碳酸二甲酯(DMC),优化了DMC的合成反应温度及电还原电位。DMC产率在最优条件下可达到84%。
张玉婷刘素琴赵匡民冯秋菊
关键词:CO2碳酸二甲酯
离子液体中Cu纳米电极上电化学还原CO_2合成碳酸二甲脂(英文)
2019年
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下煅烧Cu片得到Cu_2O前驱体,再由Cu_2O前驱体电化学还原得到铜电极(Oxide reduced copper,OR-Cu).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CV)和气质联用仪(GC-MS)等表征手段探讨了材料对CO_2的电化学催化性能以及对电合成DMC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R-Cu电极的晶界以及Cu_2O初始厚度是影响材料电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700℃下煅烧2h的Cu_2O前驱体,再经电化学还原所得到的电极具有明显的晶界及合适的Cu_2O初始厚度,具有最高的电催化活性,以其作为电极合成DMC的产率在室温下可达到87%.
袁楚平李素娥张玉婷冯秋菊刘素琴
关键词:CO2电化学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