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上海浦东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若思
作品数:
4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合作作者
宋荣
南京大学哲学系
雒自新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顿新国
南京大学哲学系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1篇
心灵哲学
1篇
意图
1篇
哲学
1篇
证据观
1篇
知识
1篇
指称
1篇
事实性
1篇
命题
机构
3篇
南京大学
1篇
湖南师范大学
1篇
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3篇
张若思
1篇
宋荣
1篇
顿新国
传媒
2篇
科学技术哲学...
1篇
自然辩证法通...
年份
1篇
2019
1篇
2018
1篇
2016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论指称的当代心灵哲学意蕴
被引量:1
2016年
在西方哲学史上,指称与实在、知识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关注的焦点。在弗雷格开启现代分析哲学传统中指称研究的同时,胡塞尔也在现象学传统中将指称诉诸心理行动。基于意图的指称表明指称行动的意向性特征;而指称物的心灵维度则刻画了被指称对象的当代心灵哲学视角。
宋荣
张若思
关键词:
指称
意图
心灵哲学
行动的理由能作为行动的证据吗?
2019年
卡恩斯和斯塔尔提出“理由作为证据”的论题,并论证了“一个人实施某一行动的理由是他应当实施该行动的证据”。围绕“行动的正当性”这一主张所展开的争论最为激烈。这一主张的实质是:行动主体行动的规范性理由和他行动的规范性证据是共外延的,并且由此可引申出事实性的行动理由与行动证据的等同。一种“证据性理由”能把握行动理由与行动证据之间的这种关联。
张若思
王淑庆
关键词:
事实性
试论威廉姆森的E=K证据观
2018年
蒂摩西·威廉姆森提出了著名的E=K(证据等同于知识)论题,它涉及三个前提:证据以命题为实体,所有证据都是知识,所有知识都是证据。尽管存在关于E=K论题的诸多异议,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威廉姆森E=K论题的实质:认知主体之证据集合和知识集合是共外延的,以命题为基本的共同元素;并且证据型命题和知识型命题都可借助于that从句来表达。任何关于E=K的合理评价都应当关注证据型命题和知识型命题的异同。
张若思
顿新国
关键词:
命题
知识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