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勇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鱼类
  • 1篇人兽共患
  • 1篇人兽共患寄生...
  • 1篇泥鳅
  • 1篇鳅科
  • 1篇鳅科鱼类
  • 1篇物种
  • 1篇物种鉴定
  • 1篇线虫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刺激
  • 1篇寄生虫
  • 1篇寄生虫病
  • 1篇简单异尖线虫
  • 1篇共患
  • 1篇DNA条形码
  • 1篇虫病
  • 1篇大鳞副泥鳅

机构

  • 2篇连云港出入境...

作者

  • 2篇陈秀开
  • 2篇张望
  • 2篇李正高
  • 2篇彭勇

传媒

  • 1篇淡水渔业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鳅科鱼类DNA条形码分析及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分子鉴定被引量:3
2015年
采集了23种鳅科鱼类89尾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5端序列,分析了碱基组成以及不同鳅科鱼类之间的种间遗传距离和种内遗传距离。结果显示,鳅科鱼类的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表明以COI作为鳅科鱼类DNA条形码进行品种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建立鳅科鱼类DNA条形码的基础上,设计了主要物种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特异性引物,结果显示,该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实现对泥鳅、大鳞副泥鳅及其混合样品的物种鉴定。
张望陈秀开彭勇李正高
关键词:DNA条形码鳅科物种鉴定
异尖线虫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4年
异尖线虫病是由于食用了含有异尖线虫第三期幼虫活体的鱼类或头足类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急腹症症状或过敏症状。论文综述了异尖线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并重点概括了异尖线虫的免疫刺激、过敏症的流行病学、症状、过敏原,以及已死亡的异尖线虫幼虫造成过敏的风险。该病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意义不容忽视,国内应对该病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
张望陈秀开李正高彭勇
关键词:简单异尖线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免疫刺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