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钉螺
  • 1篇血防
  • 1篇血吸虫
  • 1篇血吸虫病
  • 1篇乙烯
  • 1篇职业病
  • 1篇职业病危害
  • 1篇职业病危害因...
  • 1篇职业危害因素
  • 1篇通江河道
  • 1篇吸虫
  • 1篇吸虫病
  • 1篇聚乙烯
  • 1篇聚乙烯蜡
  • 1篇高端
  • 1篇虫病
  • 1篇醋酸

机构

  • 3篇南京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徐小林
  • 1篇何伊莎
  • 1篇谢朝勇
  • 1篇魏德会
  • 1篇王毓

传媒

  • 1篇化工管理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某醋酸生产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调查与评价
2011年
某化工企业主要生产醋酸,该产品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轻纺、医药、染料等行业。为了解和掌握该企业职业危害情况,受企业委托,对其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徐小林
关键词:醋酸
南京市通江河道血防综合治理项目钉螺控制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血吸虫病流行区通江河道实施血防综合治理后的钉螺控制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市10条主要有螺通江河道,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1998—2019年通江河道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情况,评价钉螺控制效果。结果1998—2019年,南京市10条主要通江河道先后实施了以环境改造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共完成河岸砼护坡84.51 km、切滩清淤50.41 km、修建控水闸2座、修建滚水坝3条、开挖泄洪道1条,累计开展药物灭螺3370.80 hm^2。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后,所有通江河道均未再查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至2019年,已有6条河道消除了钉螺,河道内总有螺面积由214.33 hm^2下降至52.22 hm^2,有螺河道钉螺密度均降至0.1只/0.1 m^2以下。结论以环境改造等为主的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南京市血吸虫病流行区通江河道钉螺孳生和扩散,但项目完成后仍应加强工程维护管理、钉螺监测和控制等工作。
谢朝勇王毓何伊莎魏德会徐小林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通江河道
高端蜡产品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2020年
对某高端蜡产品制造企业现场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分析其可能产生的职业损害及严重程度,并评价现场防护措施的具体效果。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类比等方法。经调查后发现该企业现场主要存在聚乙烯粉尘、其他粉尘、石蜡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高温等有害因素,检测结果为除特种粉体车间的机械磨、气流磨岗位噪声超标、其他粉尘接近限值外,其余岗位均低于国家标准。该企业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管理较严格,相对于其他传统制蜡企业其化学有毒因素能控制在较低水平,对工人影响不大,但某些岗位的噪声数值仍较高,需按照建议进行整改,最终达到正常值。
徐小林
关键词:聚乙烯蜡职业病危害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