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翔宇
- 作品数:17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太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空心玻璃微珠对聚氨酯介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以空心玻璃微珠为无机填料,通过与聚氨酯采取物理混合的方法,经过真空除泡,浇注,高温固化,制备获得聚氨酯/玻璃微珠低介电常数复合材料。通过测试不同含量、不同粒径以及不同湿度下玻璃微珠/聚氨酯材料的介电常数,分析玻璃微珠对聚氨酯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当比例的空心玻璃微珠,聚氨酯材料能够在保持较好机械性能的情况下获得更低的介电常数。当空心玻璃微珠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在保持材料原有力学性能的同时,频率106Hz时的介电常数由3.9降低到2.5左右。当复合材料在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时,经过表面改性的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稳定性相比于未改性的稳定性好;玻璃微珠的粒径越小,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越低。
- 穆春怀张敏刚曹翔宇赵慧龙
- 关键词:空心玻璃微珠介电常数聚氨酯复合材料
- 需求牵引,创新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途径探索
- 2024年
- 以应用型本科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学科发展现状,提出了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基于专业认证体系的要求对原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定位、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方法进行改革。我们致力于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进行深入探究,使教学、思政、实践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齐发力,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之间的桥梁。并在育人过程中,将基础教学、思想教育、创新思维和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同时优化评价标准,从而激活师生创新能力。
- 张秀玲郭婷婷武林芝申羽佳曹翔宇闫娟枝
-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 水性油墨分散剂N-牛脂基-1,3-丙撑二胺基氯乙酸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020年
- 制备了N-牛脂基-1,3-丙撑二胺基氯乙酸钠(N-EDSC),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合成N-EDSC的最佳条件:n(SD):n(N-ED)=1:1,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5%,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5 h。通过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N-EDSC的结构进行分析,表明目标产物确为N-EDSC;对N-EDSC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进行测试,表明N-EDSC具有强亲水性,有利于其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通过吸光度和粒径分析N-EDSC在水性油墨中的分散性,结果显示在水溶性油墨色浆中添加N-EDSC的质量分数为1.2%时,分散效果较佳。
- 曹翔宇杨禄田娜娜
- 关键词:红外光谱
- 聚氨酯/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中试工艺及性能被引量:1
- 2022年
- 以空心玻璃微珠为无机填料,采用物理共混-浇注工艺分别通过小试和中试生产制备了聚氨酯/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研究了固化温度和熟化温度以及熟化时间对中试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预混浆料在100℃恒温固化1 h,80℃恒温熟化6 h,制备的产品能够获得最佳的产品性能。中试最佳工艺条件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尺寸放大造成的传热速度变化以及由于浇注时间增加导致模具温度和环境温度下降。小试获得的最佳熟化温度在中试条件下依然可以获得最佳的产品力学性能,说明小试所得规律对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 曹翔宇李伟伟刘冉之任紫霞李涛秀崔展翔
- 关键词:空心玻璃微珠聚氨酯复合材料
- 空心玻璃微珠在玻纤增强尼龙66隔热条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采用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制备出空心玻璃微珠(HGM)填充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而后采用单螺杆挤出工艺制得尼龙66隔热条,测试了尼龙隔热条的密度和拉伸性能,分析了HGM的填充量对尼龙隔热条密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GM的加入,可以明显地降低尼龙隔热条的密度;当HGM的添加量为5%时,尼龙隔热条的拉伸性能较好,综合性能满足标准要求,且隔热条质量减轻了5.5%,轻量化效果明显。
- 曹翔宇王德辉田娜娜冯荣
- 关键词:空心玻璃微珠
- 双金属MOFs碳化材料的结构对锂硫电池正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利用硝酸钴和铁氰化钾在水溶液中沉淀反应以及ZIF-8在水溶液中的部分分解,分别制备了2种组成相近但结构不同的双金属有机框架前驱体Co-Fe precursor和ZCF precursor。经过多巴胺包覆,对2种产品在氩气气氛下退火获得碳化产物。将碳化产物与纳米硫粉混合得到的碳/硫复合材料(E-CoFeCN@C/S、E-ZCF@C/S)分别作为正极,组装扣式锂硫电池并测试电化学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在组成相似的情况下,核壳结构碳载体(E-CoFeCN@C)与发散式结构碳载体(E-ZCF@C)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点:E-ZCF@C/S在循环伏安测试中表现出更小的极化以及更强的电流响应,在电化学阻抗测试中表现出更低的电荷转移阻抗,表明该材料有利于促进正极电荷传递过程,即加快电极反应动力学。E-ZCF@C/S在0.2C倍率下放电初始比容量为1211.3mAh/g,在2C倍率下放电初始比容量为794mAh/g,均优于E-CoFeCN@C/S。而核壳结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容量衰减方面,E-CoFeCN@C/S在0.2C倍率下经过100次循环后平均衰减率为0.074%(E-ZCF@C/S为0.26%),在2C倍率下循环300次后平均衰减率为0.047%(E-ZCF@C/S为0.13%),说明核壳结构对活性物质的锚固作用明显而对电荷转移不利。
- 曹翔宇张秀玲杜依洋马成乡闫娟枝
- 关键词:锂硫电池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
- 双金属掺杂多孔碳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 2025年
- 利用水热反应制备了葡萄糖缩聚物包覆铁氰化钴晶体的复合前驱体,经过碳化、酸刻蚀和硫负载,最终获得一种双金属(Co、Fe)及氮掺杂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e-CF@NPC/S,其中CF表示CoFe合金,NPC表示氮掺杂的多孔碳)。进而通过改变形成核壳的原料比例获得系列样品,研究其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核壳结构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应对电池反应过程中的活性物质负载及体积变化,碳外壳的空间位阻同时起到了抑制穿梭效应的积极作用和阻碍离子扩散的负面作用,而合金纳米粒子提供吸附和催化作用的效果取决于其表面活性位点的数量。在多种作用的协同下,e-CF@NPC-3/S表现出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在0.2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能保持996.9 mAh·g^(-1)的可逆比容量和92.35%的容量保持率。在1C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300次后,e-CF@NPC-3/S仍具有684.5 mAh·g^(-1)的可逆比容量(循环衰减率为0.049%)。
- 曹翔宇张嘉盈丰赟申林坤张秀玲闫娟枝
- 关键词:金属掺杂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核壳结构
- 一种针对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活性剂改性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活性剂改性方法,涉及锂硫电池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CNTs@S复合材料制备;步骤2、(甲基二茂铁)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合成;步骤3、表面活性剂改性CNTs@S复合材料。本发...
- 曹翔宇张蔚张秀玲杜依阳武宏霞闫娟枝
- HGM@GO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导热性能研究
- 2024年
- 首先通过氧化石墨烯(GO)包覆对空心玻璃微珠(HGM)进行表面改性,再经过物理混合制备改性空心玻璃微珠/聚氨酯复合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对经过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珠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对改性空心玻璃微珠/聚氨酯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导热性能、热膨胀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氧化石墨烯包覆空心玻璃微球对复合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有一定提升。在空心玻璃微球添加量高于5%后,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开始优于纯聚氨酯材料,表明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的石墨烯层使材料内部形成了高导热通道,整体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使复合材料密度降低的同时具备更加优良的导热性能。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测试分析发现,在添加了空心玻璃微珠填料之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增加的趋势得到了很好的抑制,在180℃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尺寸稳定性。
- 曹翔宇翟锐穆春怀张秀玲祁极冰李清芬闫娟枝
- 关键词:空心玻璃微珠聚氨酯氧化石墨烯导热性能
- NiCo-LDH与醋糟衍生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以废弃醋糟为碳源,通过氢氧化钾活化制备多孔性、高比表面积的醋糟衍生碳,再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双金属氢氧化物/醋糟衍生碳(NiCo-LDH/C)复合电极材料。利用循环伏安(CV)、恒流充放电(GCD)、XRD以及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方法表征复合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结果表明,在10 A/g的电流密度下该材料的比电容可达915 F/g;1000次充放电后电容量仍保持82.5%。NiCo-LDH/C复合材料在能量存储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 张秀玲杨伟郭婷婷曹翔宇闫娟枝
- 关键词:醋糟多孔碳电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