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露

作品数:27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病毒
  • 4篇饮用
  • 4篇饮用水
  • 4篇食源
  • 4篇食源性
  • 3篇单胞菌
  • 3篇电泳
  • 3篇新型冠状病毒
  • 3篇铜绿
  • 3篇铜绿假单胞
  • 3篇铜绿假单胞菌
  • 3篇诺如病毒
  • 3篇脉冲场
  • 3篇脉冲场凝胶电...
  • 3篇假单胞菌
  • 3篇冠状
  • 3篇冠状病毒
  • 3篇腹泻
  • 2篇毒力
  • 2篇毒力基因

机构

  • 24篇连云港市疾病...
  • 3篇东海县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朱晓露
  • 10篇李莉
  • 7篇马会会
  • 4篇徐大叶
  • 3篇姚志扬
  • 3篇庄家毅
  • 3篇张学军
  • 3篇杨焕森
  • 1篇营亮
  • 1篇赵兴
  • 1篇于其
  • 1篇孙东玲
  • 1篇乙永林
  • 1篇朱鸿儒
  • 1篇梁晓雷
  • 1篇陶易
  • 1篇张春道
  • 1篇刘彦凯
  • 1篇尹川
  • 1篇李海朋

传媒

  • 6篇江苏预防医学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江苏卫生保健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校医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质量安全与检...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市腹泻患者中沙门氏菌感染状况及耐药状况的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腹泻患者中沙门氏菌的感染状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度,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市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分型,并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收集982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检出沙门氏菌32株(3.26%),分出16个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11株(34.38%),肠炎沙门氏菌4株(12.50%),德尔卑沙门氏菌3株(9.38%),吉韦沙门氏菌2株(6.25%),其他血清型散在分布。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的32株沙门氏菌对单一抗生素以四环素、氨苄西林和氯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在50.0%以上,2重耐药菌株有5株(15.6%),3重耐药菌株有11株(34.4%),5重耐药菌株有4株(12.5%)。结论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该市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中的优势菌,菌株的耐药性较强,耐药谱广;存在爆发感染的潜在风险,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李莉朱晓露马会会巩方文
关键词:腹泻沙门氏菌血清分型耐药性
连云港市2018年食源性致病菌网络实验室菌株复核情况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连云港市2018年食源性致病菌网络实验室送检菌株进行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实验室质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8年国家风险监测手册》对所辖9家网络实验室送检的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复核。结果2018年连云港市9家网络实验室送检菌株182株,复苏后170株成活,保存成功率为93.41%;存活菌株符合率为84.12%(143/170),各实验室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594,P>0.05)。符合菌株主要为沙门菌(占20.59%),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7.06%)、副溶血弧菌(占16.4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59%)、蜡样芽胞杆菌(占7.06%)。溶藻弧菌、类志贺临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变形杆菌等鉴定符合率均为100.00%,创伤弧菌符合率仅为50.00%。血清凝集符合率为75.00%(39/52),沙门菌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结论2018年连云港市食源性致病菌各网络实验室在菌种鉴定、保存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实验室严格按照《手册》配备标准菌株,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加强对基层检测人员技能培训,开展有针对性质控活动,以提升各级网络实验室的风险监测能力。
马会会朱晓露赵跃媛李莉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
直饮水中分离的38株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敏感性及24h生物膜形成能力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直饮水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敏感性和24h生物膜形成能力,探究直饮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潜在致病风险。方法对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12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利用半定量粘附试验检测在96孔聚苯乙烯板上的24h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38株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有耐药的5株(耐药率13.16%),1株为3重耐药、4株为单一耐药;其中多粘菌素B耐药率7.89%(3株),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率均为2.63%(1株);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均敏感。24h生物膜生成阳性率为65.79%。结论直饮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形势不容乐观,24h生物膜形成能力相对较强,需要持续关注直饮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
朱晓露张笑巩方文杨焕森张春道李莉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敏感性生物膜形成直饮水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4-2017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与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关系,为连云港市HIV/AIDS病例临床分期、机会性感染风险评估及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SPSS 19.0软件包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人口学特征和感染途径纳入统计变量,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结果252例新报告病例以男性为主,占86.5%;年龄集中在29岁以下,占88.5%,超过50岁极少,占1.6%;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上为主,占84.9%;婚姻状况以未婚和已婚有配偶者为主,分别为未婚占38.5%、已婚有配偶占52.4%;感染途径同性和异性占主导,分别为51.6%和48.0%,母婴垂直传播仅占0.4%。首次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检测均值为(401.5±255.2)个/μl。个体差异较大,最小值0个/μl,最大值1388个/μl。组间病例差异不大,其中小于200个/μl占22.2%;200~349个/μl占21.8%;350~499个/μl占25.4%;≥500个/μl占30.6%。结论通过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析,连云港市HIV感染者存在一定比例晚发现艾滋病病人。建议艾滋病防治知识力争做到制度化、让HIV感染者及时检测CD4^+T淋巴细胞,为临床分期、机会性感染风险评估及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徐大叶张笑朱晓露
关键词:艾滋病CD4^+T淋巴细胞
2014—2018年连云港市新报告≥50岁HIV抗体阳性者流行特征
2020年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新报告≥50岁HIV抗体阳性病例流行特征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测结果。方法收集报告的≥50岁HIV抗体阳性病例病例报告信息,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结果2014—2018年,全市新报告≥50岁HIV抗体阳性病例82例,占17.05%,各年病例占比分别为11.11%、13.40%、16.67%、22.92%、18.60%,呈上升趋势(χ趋势2=4.604,P=0.032)。男女比为4.131,50~<60岁占58.54%,已婚占86.59%,农民占41.45%,初中及以下文化占65.85%。样本来源于住院病人的占54.88%,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78.05%)。首次CD4细胞检测59例,均值为(307.61±190.10)/μl,计数以350~499/μl最多(占33.90%),其次依次为200~349/μl(占28.81%)、<200/μl(占23.73%)、≥500/μl最少(占13.56%)。结论连云港市≥50岁HIV抗体阳性病例占比呈上升趋势,应针对此人群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干预。
张笑徐大叶朱晓露乙永林孙东玲
关键词:HIV流行病学特征CD4细胞
连云港市市售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添加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调查连云港市零售生鲜乳制品中抗生素分解剂β-内酰胺酶的添加状况,为加强该市生鲜乳中非法添加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卫生部颁发的"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 -杯碟法"检测。结果 9家品牌的产品被检样品50份生鲜乳中,其中5个品牌的7份样品β-内酰胺酶检出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1/1)、100.0%(1/1)、50.0%(1/2)、37.5%(1/3)和33.3%(3/8),总检出率14.0%。结论连云港市部分市售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仍有检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应加强对其监管。
朱晓露李莉马会会巩方文
关键词:Β-内酰胺酶检出率
连云区腹泻人群致泄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和分子分型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连云区2015-2018年腹泻人群中致泄性大肠埃希氏菌(DEC)感染和分子分型特征,为本地DEC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5-2018年连云区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分离培养、核酸检测,结合病例信息及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分析DEC的流行和菌株特征。结果分离DEC菌株84株,其中EPEC 21株、EAEC 38株、ETEC 22株、EIEC 2株、EHEC 1株;DEC感染年龄以15~55岁为主,不同年龄段感染谱不同;DEC总检出率为13.17%(84/638),2017年DEC检出率最高;84株DEC菌株分型检测可分为79个带型,种内相似度最高为100%,最低为0.84%。结论连云区腹泻人群DEC感染以EAEC、EPEC和ETEC为主,青壮年为高危人群、PFGE指纹图谱具有多样性,ETEC菌株存在聚集性趋势,应加强连云区DEC检测和指纹图谱数据库构建。
朱晓露
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一起山夫登堡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分析
2023年
目的对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病原检测及溯源分析,为事件处置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检测标准,对患者肛拭子(5份)、酒店食品(21份)、酒店餐具涂抹物(2份)、酒店服务员以及厨师肛拭子(7份)等35份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平板划线分离、生化反应、质谱鉴定及沙门菌血清学凝集实验进行致病菌种鉴定,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对沙门菌分离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5份肛拭子、3份食品、3份酒店服务员及厨师肛拭子共11份样本检出山夫登堡沙门菌,且11株不同标本来源分离菌株PFGE分子分型相似度达100.0%。结论该起群体性发热、腹痛、腹泻事件是由山夫登堡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应加强酒店餐饮行业及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和监管。
王会兴王欣然程冲朱晓露徐大叶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山夫登堡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
两例输入性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2021年
目的:对连云港市两例确诊新型冠状病(SARS-CoV-2)毒感染者的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核酸检测与病毒传染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连云港市收治的两例境外输入性新冠感染病例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核酸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在疾病初期诊断、治疗出院、出院后居家隔离、追踪观察过程中患者临床病例及其核酸检测结果。结果:两例患者自发病后核酸检测阳性天数明显不同,核酸检测Ct值随病程延长,数值明显升高。结论:两例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不同,排毒时间长短不同,这为新冠防控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于翔翔杨焕森毛柯于其高玉朋朱晓露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1起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调查1起食物中毒的致病病原,为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1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食材和病例标本,将分离鉴定的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多重PCR毒力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在3名患者粪便均分离到副溶血弧菌,检出2种血清型,2株为O3:K6血清型,1株为O4:K8血清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均为trh(-),tdh(+),tlh(+)。PFGE图谱聚类分析得到2种带型,其中2株带型一致,相似度为100.0%,2种血清型相似度81.3%。结论该食物中毒是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水产品在流通加工等环节存在交叉污染,应加大监管力度和食品安全宣教。
赵慧芳庞惠勇朱晓露马会会郑新宇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食物中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