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鸿儒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应变率
  • 2篇花岗岩
  • 2篇本构
  • 1篇动力行为
  • 1篇动力学特性
  • 1篇动三轴
  • 1篇动三轴试验
  • 1篇云母
  • 1篇三轴试验
  • 1篇时间步长
  • 1篇破坏模式
  • 1篇围压
  • 1篇混凝土
  • 1篇黑云母
  • 1篇黑云母花岗岩
  • 1篇爆破
  • 1篇爆速
  • 1篇本构模型
  • 1篇本构模型研究
  • 1篇LS-DYN...

机构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王志亮
  • 4篇李鸿儒
  • 1篇石恒

传媒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工程爆破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时间步长对爆破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
2017年
为提高LS-DYNA软件模拟工程爆破时的精度,从理论上改进了确定极限时间步长Δte的方法,结合已有的数据对本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并通过实例探讨了时间步长Δt对爆破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Δte仅与炸药的爆速、炸药最小单元的最小边长以及计算时间步长比例因子有关,在网格划分时,炸药单元不能取过小或过于狭长;Δt对土体中爆炸空腔半径形成的影响不大,而对压力峰值的影响显著,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随着比例距离Z的增加,压力峰值误差呈现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趋势。当计算区域范围在Z<0.5m·kg^(-1/3)时,Δt可取为1~3倍Δte;当Z≥0.5m·kg^(-1/3)时,时间步长Δt可适当放宽,取为3~5倍Δte。对于一般的爆破模拟,考虑到经济性,Δt取为1~3倍Δte即可满足大多数工程计算精度的要求。
毕程程王志亮郝士云石恒石高扬李鸿儒何爱林
关键词:LS-DYNA爆破时间步长爆速
混凝土爆破损伤的SPH-FEM耦合法数值模拟被引量:23
2018年
为了提高计算效率以及更好展现爆炸荷载下混凝土破坏过程,采用SPH-FEM耦合法对混凝土爆破成坑进行模拟。首先结合前人给出的C30混凝土Holmquist-Johnson-Cook(HJC)部分本构参数,通过理论推导等方法确定出剩余的参数;然后代入模型中计算,将数值解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最后以峰值压力和峰值加速度作为考察对象,对HJC模型中21个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PH-FEM耦合法能直观地模拟爆炸荷载作用下爆坑的发展全过程,且能够较好地处理SPH边界问题;基于所给出的C30混凝土HJC本构参数,采用SPH-FEM耦合法对混凝土爆破破坏进行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度高,表明HJC本构参数的确定具有合理性。此外,还发现HJC本构参数对爆破问题结果的敏感度各不相同,指出对峰值压力和峰值加速度均有较大影响的参数在确定的时候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王志亮毕程程李鸿儒
关键词:混凝土
黑云母花岗岩动力学特性与强度准则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研究黑云母花岗岩动态特性与强度准则的应变率效应,文章采用高压动三轴仪对不同应变率、不同围压下的试样进行动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应变率下,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破坏模式由轴向劈裂转变为剪切破坏;相同围压下,随着应变率的增大岩石破碎程度加剧;花岗岩的抗压强度随应变率和围压的增大均呈增大趋势,但增长幅度在应变率超过10-3/s和围压大于60 MPa后逐渐减小;弹性模量整体上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减小,且与围压间变化规律不明确;泊松比与应变率、围压均未见明显关系,其值集中分布在0.33左右。此外,对比分析中等应变率下经典莫尔-库伦强度准则及其2种改进形式的适用性,发现考虑平均主应力修正的莫尔-库伦准则对试验数据的吻合度较高,而直线型莫尔-库伦准则和抛物线型莫尔-库伦准则拟合误差较大,且随应变率的增加,误差有增加趋势。
钟靖涛王志亮李鸿儒
关键词:花岗岩动三轴试验应变率破坏模式
主动围压下花岗岩动态力学特性与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研究花岗岩在不同围压、不同应变率下的动力学特性与本构行为,利用改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其进行了试验测试,并将损伤统计理论引入鲍埃丁模型,对所得到的本构模型与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进而探讨模型中各参数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压和应变率都能提升花岗岩的抗压强度,两者均与试样动态强度增长因子呈正相关,且围压的存在提高了岩石的塑性特性,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塑性屈服平台;主动围压下,试样的弹性模量有一定的提高,但总体上未见明显的率效应和围压效应;本文所构建的模型预测结果与不同围压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均有较高的吻合度,可为相关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李鸿儒王志亮郝士云
关键词:花岗岩围压应变率动力行为本构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