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丽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提升思政引领力:高校加强思政课建设路径探赜
- 2025年
-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要提升思政引领力,必须要重视和加强思政课建设。于高校思政课而言,思政引领力的核心要义主要包括政治导向力、思想指导力、价值塑造力和文化引导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抓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满足智能传播时代学生成才成长需求的必然要求。作为高校提升思政引领力的主渠道和关键课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需从增强教师引领能力、唤醒学生主体自觉、突出内容教法创新、创设智能育人情境等方面着手,打造思政引领力生成的主体优势,压实思政引领力生成的受众基础,把握思政引领力生成的正确导向,营造思政引领力生成的科技环境。
- 米丽艳杨威
-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育强国
- 思政课讲好道德榜样故事的四个基本导向被引量:3
- 2022年
- 道德榜样叙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好道德榜样故事,须遵循四个基本导向:一是政治建设导向,坚持价值性和生本性相统一;二是破立结合导向,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三是技术赋能导向,坚持先进性与融合性相统一;四是实践转化导向,坚持协同性与体验性相统一。上述导向相互交织影响,互动互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道德榜样故事。
- 米丽艳陈红
- 关键词:思政课道德榜样历史虚无主义
-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的四个维度被引量:3
- 2021年
- 政治功能是高校学生党支部的首位和根本功能。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要慎终如始,紧紧围绕价值、主体、媒介和叙事等四个凸显新时代特质的基本维度持续深耕,做到四个相"统一",即:理论深度解读、时政热点阐释与社会思潮引领相统一;高校党委统筹与教工、学生两大类党支部协同相统一;新旧、"静""动"媒介融合与先进技术嵌入相统一;叙事思维沉浸体验中养成与主体平等交互对话相统一。四个维度有机联系,互促互进。
- 米丽艳邢菁
-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
- 拓展型高等院校分校服务地方的三个基本误区及反思
- 2014年
- 拓展型高等院校分校作为三大类型分校之一,其重要使命在于直接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自身的发展。但在其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极易陷入三个基本误区:对服务应有地位的认定误区、对服务主体的认知误区以及对服务方式的理解误区。在分析以上误区的基础上,文章从三个方面探索了拓展型高等院校分校服务地方的可行之路:从使命角度而不仅是服务职能来认定拓展型高等院校分校的"服务";从服务"机构"和服务的"人"角度,确定服务的"双主体"特性;打破服务方式的直接性和均衡性,形成以"学"为主、"产""学"互动的间接服务方式。
- 米丽艳赵永娟
- 试论邓小平的整体现代化理论被引量:1
- 2007年
-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邓小平提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其内容包括:现代化的内涵、发展模式、战略构想、动力系统和保障系统。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代化理论宝库,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米丽艳
- 关键词:邓小平
- 论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
- 2006年
- 现代化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现代化的内涵、发展模式、战略构想、动力系统和保障系统。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刘鹏米丽艳
- 关键词:邓小平
-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榜样叙事的嬗变与审思被引量:1
- 2021年
- 道德榜样叙事作为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总体历史进程中持续展开并不断进阶。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榜样叙事发生了整体性嬗变,表现为:主体从主客二分转向主体间性;本体从单层面转向多层面与耦合化;媒介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和全媒体;环境从现实性转向"虚""实"交融;思维从单向式"灌输"转向沉浸式引导。新时代道德榜样叙事应把握好政治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努力做到政治为魂、受众为本、内容为王、协同为要,不断增强道德榜样叙事的生命力、关怀力和感召力,促进道德榜样叙事行稳致远,更好地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满足新时代人民对高品质精神生活的需求与期待。
- 陈红米丽艳
- 关键词:新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学、研、宣、践”体系建构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为了更好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需要建构"学、研、宣、践"的"四梁八柱"体系。"学"要有术,要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砥志"研"思,要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并把理论研究和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宣"必精准,要实现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全覆盖,便于教职员工人人讲、时时讲、处处讲,学生可以随时学、随处学、人人学。宣讲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以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躬行实"践",理论教学要联系实际,用事实说话,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和感知。
- 邱灵米丽艳
- 关键词:进课堂
- 校市共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分析——以“中北大学朔州校区”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校市共建高校是高等教育区域化的产物。本文以中北大学(朔州校区)为例,从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建设优势资源共享体系、探索地方高校在"政产学研"模式中作用发挥的有效方式、树立全方位服务观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校市共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路径。
- 米丽艳赵永娟
- 关键词:社会服务职能
- 当前中国社会信任缺失原因探析
- 2013年
- 信任是连接个人与社会、他人的一种基本纽带,信任缺失对人们之间正常的交往关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信任缺失的原因包括,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导致信任缺乏文化持续性;人的个体意识理性不足导致信任缺乏理性基础;中介系统不完善导致信任缺乏制度保障。
- 米丽艳
- 关键词:信任信任缺失信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