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柏鑫

作品数:18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四川省“金土地工程”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锆石
  • 5篇滇西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地质
  • 4篇定年
  • 4篇火山岩
  • 3篇地质意义
  • 3篇花岗岩
  • 3篇LA-ICP...
  • 3篇变质
  • 2篇早白垩世
  • 2篇山岩
  • 2篇土地整理
  • 2篇土壤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孢粉
  • 2篇锆石U-PB...
  • 2篇火山

机构

  • 16篇四川省地质调...
  • 11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四川省冶金地...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8篇黄柏鑫
  • 12篇杨学俊
  • 12篇白宪洲
  • 10篇贾小川
  • 9篇熊昌利
  • 8篇罗改
  • 4篇叶春林
  • 3篇何明友
  • 3篇王玉婷
  • 2篇黄永高
  • 2篇张彤
  • 1篇谭晓莲
  • 1篇杨永剑
  • 1篇王国光
  • 1篇梁斌
  • 1篇赵晓东
  • 1篇郑先纬
  • 1篇于林松

传媒

  • 5篇地质通报
  • 4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山东国土资源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省河南县三叠系伊利石结晶度与极低级变质作用
2020年
在开展“青海省河南县托叶玛地区I47E007023、I47E008023、I47E009023、1I47E009024四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为验证该地区三叠系变质情况,针对三叠系中泥岩(页岩)的伊利石结晶度做了分析测试。30件样品的实验结果表明北部宗务隆—泽库地层分区三叠系泥岩(页岩)伊利石Kübler结晶度指数为0.312~0.537,晶胞参数b0为0.8980~0.9032 nm,判断其变质温度小于350℃,具葡萄石-绿纤石和沸石相;南部西倾山地层分区三叠系泥岩(页岩)的伊利石Kübler结晶度指数为0.21~0.318,b0为0.8981~0.9014 nm,变质温度主要分布在200~350℃,局部>350℃,具葡萄石-绿纤石和绿片岩相。研究认为青海省河南县地区区域变质程度较低,为极低级变质作用或者未发生区域变质作用,且南部西倾山地层分区的变质程度略高于北部宗务隆—泽库地层分区变质程度。这一变质相带研究结论与前人认为的“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及低绿片岩相变质带”不一致,变质程度相对更低。该研究证实了在青海省河南县地区三叠系地层中不存在大面积区域变质作用,仅存在极低级区域变质作用。
王燚杨学俊白宪洲白宪洲贾小川叶春林黄柏鑫贾小川
关键词:极低级变质作用
西藏扎布耶茶卡北部早白垩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中冈底斯带在早白垩世发生的大规模岩浆爆发事件的成因模式仍然存在争议。对中冈底斯带扎布耶茶卡北部区域岩浆岩的野外特征、锆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扎布耶茶卡北部岩体主要侵位于142Ma和100Ma,2期岩浆作用均包含中酸性岩体和辉长岩脉体。第一期(约142Ma)岩体属I型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质岩体,第二期(约100Ma)岩体为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闪长质岩体。2期中酸性岩体均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并显示强烈的壳-幔岩浆混合特征。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扎布耶茶卡北部第一期花岗质岩体及辉长岩脉为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壳板片回转引起的岩浆作用;第二期闪长质岩体及辉长岩脉为班公湖-怒江洋壳板片断离的岩浆作用的响应。该研究成果为班公湖-怒江洋的南向俯冲、板片回转和板片断离演化模式提供了岩浆作用证据。
侯云岭黄柏鑫贾小川杨学俊叶春林吕志伟杨蕻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年龄
若尔盖嫩哇火山岩地质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对若尔盖嫩哇火山岩产出层位、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火山活动构造环境、火山岩形成年代的讨论,认为嫩哇火山岩受玛曲-然安大断裂之次级断层控制,属于造山带末期滞后的火山喷发构造环境,喷发时代属于早侏罗世,并厘定为下侏罗统郎木寺组。
郑先纬杨学俊唐中相白宪洲熊昌利黄柏鑫
关键词:火山岩造山带
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新生界沉积相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的储层主要分布于新生界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上干柴沟组中。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该区域新生界沉积相特征,通过岩心观察,岩心样品微观成像分析,钻井相关资料等发现:潜西地区主要为冲积扇——辫状河——冲积平原——湖泊的沉积模式,其储层砂体主要分布于冲积扇及辫状河河道。
杨永剑黄柏鑫
关键词:新生界沉积相
四川红原日干乔泥炭剖面中的孢粉记录及古植被演化
2012年
通过对四川红原日干乔泥炭剖面的孢粉研究,建立了4个孢粉组合带。自13.6ka以来,日干乔地区古气候经历了以下演化阶段:13.688~11.093ka以温湿气候为主,11.093~8.512ka气候较为干旱,2.74~5.39ka,8.512~5ka气候转暖,温和湿润,5ka至今,该地区气候环境最好,温暖湿润。孢粉组合特征显示该区在此阶段总体为温湿的草原环境,孢粉记录反应了红原县日干乔地区第四纪更新世经历了潮湿—干燥—潮湿的气候变化过程。
黄柏鑫白宪洲杨学俊
关键词:孢粉
西藏中冈底斯扎布耶茶卡北部晚侏罗世则弄群火山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成因意义被引量:7
2018年
冈底斯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一直存在争议。此次研究了中冈底斯带扎布耶茶卡北部区域则弄群火山岩的野外特征和锆石U-Pb年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扎布耶茶卡北部则弄群火山岩主要喷发于154.2~142.1 Ma。研究首次获得晚侏罗世的则弄群火山岩年龄为154 Ma,比前人提出的则弄群火山岩浆活动起始时间(130 Ma)提前了24 Ma,据此将则弄群的时代定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根据研究获得的最新年代学数据,结合冈底斯带火山岩的前人研究资料,显示冈底斯带中生代弧火山岩具有从南向北逐渐年轻的趋势。因此,最早期南冈底斯弧中生代火山岩可能与新特提斯洋板片北向俯冲有关,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中冈底斯带弧火山岩受到了新特提斯洋板片北向俯冲和班公湖-怒江洋板片南向俯冲的双重影响,早白垩世中期的北冈底斯带弧火山岩则与班公湖-怒江洋板片的南向俯冲密切相关。研究成果为冈底斯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提供了火山岩方面的新证据。
叶春林黄柏鑫王燚侯云岭贾小川杨学俊王国光吕志伟
关键词:LA-ICP-MS
云南龙陵地区公养河群时代及沉积环境讨论
公养河群分布于潞西-瑞丽断裂和怒江断裂之间,呈南北向展布,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之一。对公养河群地层的形成时代、地层归属、岩相古地理演化等科学问题的研究,为该地区贵金属的找矿工作指明方向,同时为进一步探讨高黎...
黄柏鑫
关键词:沉积环境贵金属年代学古地理演化
文献传递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综合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解我国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进展与趋势,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CNKI中2000-2018年952篇有关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的学术期刊文献为对象,对近20年来发文数量、载文期刊、发文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领域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比例较小;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多集中在高等院校和各省直属机构;2002年以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从2003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以来进入多主题共同发展阶段。目前呈现两个发展方向,即国家地质公园体系和地质遗迹资源调查研究,以及代表性地质遗迹研究。研究成果有助于对我国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热点和前沿提供分析和追踪。
黄永高黄永高黄柏鑫张彤贾小川杨青松
关键词:地质遗迹地质公园CITESPACE
滇西北石鼓岩群新元古代变质基性岩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滇西北石鼓岩群位于羌塘-三江造山系中咱-中甸地块南缘丽江地区石鼓-巨甸一带,石鼓岩群变质岩系中发育的新元古代变质基性岩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重要构造-岩浆记录。通过对石鼓岩群中的变质基性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其主要为大洋拉斑玄武岩,具有介于EMORB与OIB之间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起源于富集地幔区,是尖晶石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并经历了地壳的混染作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石鼓岩群变质基性岩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期(833.9±3.5Ma),时代与扬子陆块西缘大量分布的新元古代岩浆岩一致,其形成可能与该时期的地幔柱活动有关。
罗改张彤熊昌利贾小川杨学俊黄永高黄柏鑫叶春林
关键词:新元古代变质基性岩锆石U-PB定年RODINIA超大陆滇西北
滇西高黎贡山南段公养河群变质基性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4
2012年
滇西公养河群1965年创名,为一套浅变质砂岩与泥板岩,夹少量硅质岩(或硅质页岩)及灰岩,生物稀少,常具类复理石韵律,为一套浊流至半深海相沉积;其时代一般认为属震旦纪—中寒武世,但一直缺乏准确的化石或测年依据。本次1∶5万区调在龙陵县邦迈村地层剖面中,确定了该套地层夹数层变质基性火山岩序列,根据地球化学研究恢复其原岩为玄武岩,形成于陆内拉张环境,可能与泛非造山期后的伸展有关。获得了变质基性火山岩的锆石U-Pb激光探针(LA-ICP-MS)499.2Ma±2.1Ma的年龄。这是测区首次获得的有关公养河群的高精度测年数据,为该群的划分及其时代约束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依据。这一新的发现和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高黎贡山变质变形带泛非期的构造属性与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杨学俊贾小川熊昌利白宪洲黄柏鑫罗改杨朝碧
关键词:变质基性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