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子和

作品数:1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医药
  • 3篇医药产业
  • 3篇生物医药
  • 3篇生物医药产业
  • 3篇科技创新引领
  • 2篇疫情
  • 2篇强国
  • 2篇两弹
  • 2篇两弹一星
  • 2篇结构生物学
  • 2篇跨越式
  • 2篇跨越式发展
  • 1篇地基
  • 1篇新药
  • 1篇新药研发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作用
  • 1篇药物作用机制
  • 1篇医药产业发展
  • 1篇遗传信息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开大学
  • 3篇中国人民政治...
  • 3篇天津国际生物...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天津市科学技...

作者

  • 11篇饶子和
  • 2篇饶子和
  • 1篇欧阳明高
  • 1篇谢和平
  • 1篇郑晓静
  • 1篇饶子和
  • 1篇欧阳明高

传媒

  • 2篇中国政协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新华文摘
  • 1篇中国科技产业
  • 1篇求贤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2010年中...
  • 1篇纪念中国微生...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3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打造国家生物安全科技创新体系关键节点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饶子和
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人类在21世纪面对的最大一次全球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役的阶段性胜利,保卫了人民安全,保卫了国家安全。
饶子和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疫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技创新体系
基础研究要常抓不懈 做实国家安全之本
2020年
这次两会极为特殊,是在疫情的巨大挑战中召开的。在党中央指挥下,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大家都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最大的感受是,新冠疫情无疑给我们上了一课,那就是基础研究要常抓不懈。17年前的SARS,中国科学家在病原体分离和鉴定中,遇到了波折。今天,相似的病毒、类似的疫情,我们的反应速度和质量令国外同行刮目相看。我们很快分离、鉴定了病原体,在病毒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病毒致病机制等方面,做出了国际上最突出的贡献。
饶子和
关键词:致病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结构生物学疫情病原体
科技创新引领的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该产业的经济规模将是信息产业的十几倍,这已是国际共识。我国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近年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未来数年生物医药新型产业将逐渐发展成...
饶子和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
文献传递
元结构生物学:从“分子、静态”到“细胞、动态”
2025年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与其他生物大分子一起共同构造了生命的复杂体系。结构生物学是揭示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及其复杂作用网络最直接、最直观的手段,是理解生命过程和机制的关键钥匙,对开展精准医疗、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饶子和
关键词:结构生物学生物大分子携带者新药研发遗传信息
筑牢“科学地基” 突破“卡脖子”瓶颈被引量:7
2019年
当前,在美国制裁'华为'、中美贸易摩擦上升到'产业链'排挤战的背景下,关键核心技术缺失这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短板日益凸显。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和突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非一人一地之力能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能就。我国科技创新资源虽然众多,但存在分散、重复、融合度低等问题。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个国家的“痛点”,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饶子和
从“973计划”到国家新型基础研究支持体系被引量:3
2017年
我主要谈973计划和国家新型基础研究支持体系。1997年3月2日在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朱光亚先生回顾了1956年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过程.总结了在规划指导下“两弹一星”等科技领域的历史性突破。
饶子和
关键词:973计划远景规划两弹一星
促进基础研究与制造业的和谐互动
2019年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支柱。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也存在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薄弱、资源浪费等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目标,是我国经济面临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和多次视察中,也作出了"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等重要论断。
饶子和
关键词:制造业制造强国和谐互动实体经济
声音
2018年
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原校长)中国现在是世界科技大国、经济大国,未来必然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经济强国。要真正成为未来的强国,首先就要人才强。那么,人才强应该体现在哪里?关键就体现在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国际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这不仅为新时期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当前高校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即“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谢和平欧阳明高欧阳明高郑晓静
关键词:中国高校国际竞争力经济大国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引领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该产业的经济规模将是信息产业的十几倍,这已是国际共识。我国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近年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未来数年生物医药新型产业将逐渐发展成...
饶子和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文献传递
科技创新引领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来宾: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嘉宾在这里发言。众所周知,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该产业的经济规模将是信息产业的十几倍,这已是国际共识。我国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近...
饶子和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